《安徽地质科技发展史 2011-2016》求取 ⇩

上篇1

第一章古代地学渊源与近代地质学传播1

一、古代地学渊源1

管子、朱熹的地学思维萌芽1

二、近代地质学的传播2

(一)吴汝纶对传播西方地学之贡献2

(二)吴芝瑛对麦美德《地质学》的推介4

第二章近现代安徽地质调查史概述6

一、中外地质学家的路线调查(1848-1926)6

二、皖南地质成果崭露矿产勘查开始(1927-1937)8

三、抗日时期掠夺矿产与地质调查(1938-1945)9

四、“大淮南盆地”横空出世(1946—1948)10

第三章1949—1957年地质事业的兴起12

一、初建地质队伍探明矿产资源12

二、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地质工作规范化16

三、主要地质学科的分工与建立17

四、地质科学研究工作的萌生20

第四章1958~1978年的成长道路21

一、1958~1960年的人员发展21

二、1961~1965年五年调整时间22

(一)矿产资源的新收获23

(二)区域地质测量的开展24

(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初始24

(四)物化探工作的起步25

(五)科研与技术革新25

(六)省地质学会的建立27

(七)中外学术交流27

三、1966—1976年“文革”时期的地质工作28

(一)“文革”时期人员、机构、设备情况28

(二)1966—1976年主要地质工作成果28

第五章1977—2015年改革开放后地质事业的全面发展35

一、改革开放初期(1977—1985)35

(一)铁矿会战新突破35

(二)矿产资源新成果36

(三)区域地质调查新进展37

(四)水文工程地质转工业民用38

(五)物化探工作纵深发展38

(六)综合科研成果大丰收39

(七)学术团体与行业协会39

(八)中外学术交流活跃40

二、改革中的低谷时期(1986—2005)41

(一)人员机构变动情况41

(二)20年期间主要工作成果42

三、深入改革开放时期(2006一2015)49

(一)地质找矿重大成果50

(二)重大科研成果59

(三)中国地质科学院(简称地科院)涉皖科研成果63

(四)省地质学会的繁荣64

(五)中外学术交流65

(六)地质博物馆的兴建66

下篇68

第六章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68

一、区域地质调查进展68

(一)小比例尺(1∶50万、1∶100万、1∶200万)区域地质图件编制68

(二)中比例尺(1∶20万、1∶25万)区域地质与矿产调查71

(三)大比例尺(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82

二、区域地质调查研究主要成果87

(一)地层古生物的新发现87

(二)第四纪地质学与古人类学成果97

第七章矿产资源勘查及矿产地质科技进展116

一、综述116

(一)创业和巩固(1949~1957)116

(二)发展及曲折(1958~1965)116

(三)“文革”浩劫中的成果(1966~1976)118

(四)拨乱反正中心转移(1977~1985)118

(五)调整与发展(1985~2006)119

(六)蓬勃奋进(1990~2012)119

二、矿产资源勘查史及勘查成果120

(一)能源矿产煤、煤成气、油页岩、页岩气、石煤、石油、天然气120

(二)黑色金属矿产铁、锰、钛136

(三)有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钨、钼149

(四)贵金属矿产金、银161

(五)稀有分散元素矿产及伴生元素矿产铊、硒、锆166

(六)化工原料矿产硫铁矿、磷灰石、明矾石、岩盐167

(七)冶金辅助材料矿产萤石、耐火粘土、蛇纹岩矿172

(八)建材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方解石、石膏、水泥用石灰岩、凹凸棒石、膨润土174

(九)宝玉石矿产金刚石、绿松石、砚石176

三、矿产地质勘查科技成果及进展178

(一)找矿勘探科学的进展178

(二)矿床成因的研究180

1、复合成因和岩浆成因的研讨180

2、成矿物质来源的研讨183

3、成矿温度的研讨185

(三)成矿控制因素的研究185

1、岩浆岩控矿185

2、地层层位和岩性控矿185

3、构造控矿186

4、接触带控矿187

5、屏蔽层控矿187

(四)潜在矿产资源评价及预测的研究188

(五)成矿模式和成矿系列的研究189

(六)成矿带及成矿区划的研究192

第八章安徽水工环地质勘查与监测196

一、初期起步阶段(1949—1957)196

二、中期发展阶段(1958—1977)198

(一)水文地质198

(二)工程地质202

三、改革开放阶段(1978—2015)202

(一)水文地质203

(二)工程地质212

(三)环境地质214

(四)水工环地质图研编230

(五)安徽省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231

(六)天然饮用矿泉水调查与勘察评价240

第九章地质勘探技术方法249

一、地质实验的启动与发展249

(一)萌芽时期(1949年前)249

(二)初创和发展时期(1950—1978)249

(三)巩固和提高延伸(1979—2016)250

二、勘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进展251

(一)建国前物探勘查史252

(二)建国后物探勘查史252

(三)区域物探261

(四)煤田物探262

(五)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物探266

(六)石油物探267

(七)考古物探268

(八)勘查地球化学史269

三、探矿工程科学技术回顾与发展274

(一)探矿工程技术起源期(1902~1948)274

(二)探矿工程技术发展期(1949—1956)275

(三)探矿工程技术提高期(1957—1988)276

(四)探矿工程技术转型期(1989—2004)283

(五)探矿工程技术深化期(2005—2014)287

四、高新技术应用293

(一)遥感技术工作史293

(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史304

后记310

附录1314

安徽地质科技事业大事记314

附录2336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336

附录3345

荣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地质找矿与科技成果功臣表345

附录4356

在皖工作与皖籍院士主要业绩356

谢家荣356

俞建章356

徐克勤357

徐仁357

许杰357

陈庆宣358

谢学锦358

翟光明359

吴新智359

张本仁360

常印佛360

汤中立360

王思敬361

安芷生361

李曙光362

郑永飞362

郭文魁363

赵文津363

翟裕生363

陈毓川364

孙大中364

刘广志365

《安徽地质科技发展史 2011-2016》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昭谦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安徽省志  5  地质矿产志(1993 PDF版)
安徽省志 5 地质矿产志
1993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5-2016年中国网络安全发展蓝皮书( PDF版)
2015-2016年中国网络安全发展蓝皮书
安徽卫生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 PDF版)
安徽卫生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
安徽省卫生厅
科学技术发展史  下( PDF版)
科学技术发展史 下
科学技术发展史  上( PDF版)
科学技术发展史 上
广东发展报告  2016( PDF版)
广东发展报告 2016
广东省统计局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所史  1959-1997( PDF版)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所史 1959-1997
安徽地区发展与产业政策研究(1991 PDF版)
安徽地区发展与产业政策研究
1991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中国地区发展回顾与展望  安徽省卷(1999 PDF版)
中国地区发展回顾与展望 安徽省卷
1999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安宁发展史(1989 PDF版)
安宁发展史
1989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安徽发展战略(1987 PDF版)
安徽发展战略
1987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中国发展全书  安徽卷(1997 PDF版)
中国发展全书 安徽卷
1997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全国总书目(1935 PDF版)
全国总书目
1935 生活书店
中国地质学发展小史(1941 PDF版)
中国地质学发展小史
1941 北京:商务印书馆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1999 PDF版)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1999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