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县乾河村志》
作者 | 王德林主编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383 |
出版时间 | 没有确切时间的资料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5802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村庄概述1
第一节 概述1
第二节 村名的由来3
第二章大事记4
第三章人口、姓氏(家谱)7
第一节 人口概述7
第二节 干河村姓氏的构成9
第三节家谱集粹(以姓氏笔画为序)10
一 王姓考略及王氏(干河)家谱序10
二 刘姓考略及刘氏(干河)家谱序11
三 孙姓考略及孙氏(干河)家谱序13
四 李姓考略及李氏(干河)家谱序16
五 杨姓考略及杨氏(干河)家谱序20
六 张姓考略及张氏(干河)家谱序21
七 徐姓考略及徐氏(干河)家谱序22
八 翟姓考略及翟氏(干河)家谱序24
附件一姓氏来源及图腾26
一 姓氏来源26
二 百家大姓图腾28
附件二五服 九族33
一 五服33
二 九族 祖宗十八代36
附件三治家格言与睦族四则39
一 治家格言39
二 睦族四则40
第四章自然资源42
第一节 气候特征42
第二节 自然灾害42
第三节 土地资源45
第四节 水资源46
第五节 野生植物47
第六节 野生动物66
第五章社会政治79
第一节 隶属沿革79
第二节政治运动80
一 土地改革80
二 抗美援朝81
三 镇压反革命81
四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81
五 四清运动82
六 文化大革命83
第三节干河村历届两委任职人员及荣誉85
一 干河村历届任职人员85
二 干河村获得的荣誉87
第四节 干河村中国共产党党员名册89
第五节 县人大 政协委员名册90
第六节干河村烈士及历年服兵役名册91
一 烈士91
二 历年服兵役人员名册92
第七节政治思想教育92
一 “三讲”教育93
二 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93
三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93
四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94
五 落实科学发展观94
六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95
七 深入学习八项规定及六条禁令99
第八节群团组织101
一 村民代表会101
二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02
三 妇女联合会、妇代会102
四 治保会103
五 残疾人协会103
六 红白理事会104
第九节民生保障104
一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04
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05
三 危房改造106
四 孤寡老人106
五 社会关爱106
第十节 优扶107
第六章农业经济108
第一节 地质地貌108
第二节 农业经济体制的变革109
第三节三提 五统 农业税113
一 三提 五统113
二 农业税114
第四节生产条件116
一 传统工具116
二 现代农业机械117
第五节耕作劳动118
一 传统模式的耕作118
二 现代模式的耕作122
第六节种植业122
一 农作物的种植122
二 蔬菜的种植129
第七节林业140
一 果园140
二 树木151
第八节养殖业159
一 畜禽159
二 渔业162
第九节水利 电力163
一 水利163
二 电力164
附件一四季与二十四节气166
一 四季166
二 二十四节气166
三 三伏 三九及歌诀169
第七章工商业171
第一节企业171
一 沧州金汇通资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171
二 河北浩元保温材料有限公司172
三 沧州渤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173
四 沧州宏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174
五 沧州瑞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175
六 沧州慧得丽服装有限公司175
七 废旧物资回收公司176
八 天津市福源清贸易有限公司177
九 育才驾校178
第二节商业179
一 计划经济时期使用的老票证179
二 超市179
三 种子站180
四 储蓄180
五 其他私营181
第八章教育 文化182
第一节教育182
一 干河村的教育史182
二 忆干河村辉煌教育史杨金红183
三 成人扫盲教育184
四 干河村学校历任校长及任教老师名册186
五 干河村考入高等院校名册188
第二节文化190
一 文化设施190
二 文艺组织及其活动190
三 文化生活192
第九章道路交通 网络通讯197
第一节道路交通197
一 道路的变迁197
二 旧村街巷198
三 新村街巷198
四 交通运输198
五 道路桥涵的建设及规划199
第二节网络通讯200
一 通讯200
二 网络202
第十章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203
第一节医疗卫生203
一 合作医疗203
二 体检204
三 防疫204
四 环境卫生204
第二节计划生育205
一 基本情况205
二 独生子女保险206
三 计划生育组织206
第十一章生活民俗207
第一节平民的衣食住行207
一 衣207
二 食210
三 住212
四 行213
第二节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214
一 礼仪习俗的变化215
二 消费习俗的变化215
三 服饰习俗的变化216
四 饮食习俗的变化217
五 居住习俗的变化218
六 出行习俗的变化218
七 节日习俗的变化218
八 婚丧习俗的变化219
第三节其它变化220
一 火种的变迁220
二 照明的变迁220
三 通讯的变迁221
四 择婚的变迁222
五 饮水的变迁223
六 货币的变迁224
第四节节日习俗226
一 传统节日226
二 现代节日244
第五节民俗256
一 楹联256
二 传统礼仪习俗257
三 传统婚嫁习俗265
四 传统丧葬习俗270
五 起名习俗275
六 游戏 谚语 歇后语 方言 童谣276
第六节 风味食品316
第七节 土特产品318
第八节 风物记忆321
第十二章 人物332
第一节 育人楷模—王贵民刘志湘332
第二节 政德楷模—梁福香康玉刚336
附件一 沧县县委关于开展向梁福香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343
附件二 乡党委政府授予梁福香同志“政德楷模”的决定345
第三节 公益楷模—刘志忠347
第四节 德才楷模—张兆强康玉刚351
第五节 部分人物简介359
第六节 部分村任职人员简介369
第七节功德录372
一 功德人物372
二 赞助撰写 出版村志芳名录374
附件一 乡功德评选决定375
《沧县乾河村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河北沧县志 第2-4卷
- 1942
-
- 沧县教育志
- 1994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 沧县志 1-2
- 台湾:成文出版社
-
- 沧县志 三、四
- 台湾:成文出版社
-
- 乾安县水利志
- 1988
-
- 河北沧县志 第8卷 乙
- 1942
-
- 河北沧县志 第8卷 甲
- 1942
-
- 河北沧县志 第5-6卷
- 1942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