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
作者 | 徐百川撰 编者 |
---|---|
出版 | 龙门联合书局 |
参考页数 | 426 |
出版时间 | 195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562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总论1
1-1 混凝土1
1-2 钢筋混凝土2
1-3 水泥3
1-4 搀合料4
1-5 水6
1-6 钢筋6
1-7 钢筋混凝土的优点7
1-8 钢筋混凝土的用途8
1-9 水灰比原理9
1-1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2
1-11 混凝土的弹性20
1-12 塑性流22
1-13 体积变化23
1-14 耐拉及耐弯强度23
1-15 耐剪强度23
1-16 渗透性24
1-17 耐久性24
1-18 膨胀系数25
1-19 单位重25
习题25
第二章矩形梁的理论27
2-1 肢杆种类27
2-2 普通梁理论的限制27
2-3 普通梁理论的假定28
2-4 钢筋混凝土梁的另加假定28
2-5 矩形梁28
2-6 记号29
2-7 中性轴及抵抗力偶的臂距30
2-8 抵抗力矩32
2-9 担负一定弯曲力矩,求梁的实际单位纤维应力32
2-10 担负一定弯曲力矩,求梁的宽度,有效深度及钢筋截面积33
2-11 抵抗系数34
2-12 变换截面法34
2-13 许用弯曲应力及安全因数36
2-14 矩形梁的分析及设计题37
2-15 用抵抗系数解答例题41
2-16 用变换截面法解答例题44
习题47
第三章剪力,握裹力,锚着及斜向拉力54
3-1 普通梁的剪力54
3-2 钢筋混凝土梁的剪力57
3-3 混凝土的许用应剪力62
3-4 握裹力63
3-5 握裹应力公式64
3-6 最大握裹应力的位置64
3-7 锚着与握裹的区别65
3-8 锚着66
3-9 许用握裹应力69
3-10 普通梁的斜向拉力69
3-11 钢筋混凝土梁的斜向拉力72
3-12 由于斜向拉力的损坏74
3-13 斜向拉力钢筋配置法75
3-14 斜向拉力钢筋的作用76
3-15 混凝土与钢筋分担斜向拉力的比例77
3-16 垂直钢箍78
3-17 斜向钢箍81
3-18 弯曲钢筋82
3-19 设计应用要点84
3-20 腰钢筋的最大间隔86
3-21 需用腰钢筋的范围87
3-22 求垂直钢箍间隔的图解法89
3-23 水平钢筋的理论弯点90
3-24 例题及解答92
习题99
第四章矩形梁设计106
4-1 设计经济106
4-2 纵钢筋的间隔109
4-3 防火保护层110
4-4 防湿保护层112
4-5 矩形梁设计步骤112
4-6 简支矩形梁设计112
4-7 连续梁的弯曲力矩及剪力120
4-8 连续矩形梁设计122
4-9 单向钢筋混凝土板133
4-10 单向混凝土板设计134
习题138
第五章T形梁理论与设计140
5-1 T形梁140
5-2 T形梁理论 第一法 忽视梁腰所受压力141
5-3 用混凝土许用纤维应压力的近似计算法145
5-4 T形梁理论 第二法 不忽视梁腰所受压力145
5-5 用许用应力的计算法147
5-6 第一法T形梁应用图表147
5-7 T形梁的分析及设计题148
5-8 例题及解答149
5-9 用变换截面法分析T形梁156
5-10 T形梁的耐剪强度157
5-11 T形梁截面尺寸的规定157
5-12 经济有效深度公式158
5-13 梁肩横向钢筋160
5-14 T形梁设计160
习题166
第六章复式钢筋矩形梁169
6-1 压力钢筋的用途169
6-2 记号169
6-3 中性轴及抵抗力偶的臂距170
6-4 抵抗力矩及实际纤维应力173
6-5 在梁负一定荷重时,求所需钢筋数量175
6-6 用变换截面法分析复式钢筋矩形梁178
6-7 修正设计法181
6-8 应剪力185
6-9 握裹应力185
6-10 复式钢筋矩形梁设计186
6-11 连续T形梁设计194
习题196
第七章柱199
7-1 种类199
7-2 钢筋混凝土柱概论200
7-3 钢筋混凝土柱试验202
7-4 限定尺寸203
7-5 置纵钢筋及钢箍的混凝土柱204
7-6 方形钢箍混凝土柱设计206
7-7 圆形钢箍混凝土柱设计209
7-8 置纵钢筋及螺旋钢筋的混凝土柱211
7-9 螺旋钢筋混凝土柱设计212
7-10 组合柱218
7-11 结合柱220
习题221
第八章弯曲及直接应力240
8-1 概述240
8-2 矩形截面,纵钢筋两面对称 第一种 全部截面皆受压力240
8-3 矩形截面,纵钢筋两面对称 第二种 部份截面承受拉力245
8-4 置对称纵钢筋的矩形截面所用图表246
8-5 矩形截面,纵钢筋两面对称——例题及解答247
8-6 矩形截面,仅置拉力钢筋249
8-7 矩形截面,两面皆置纵钢筋,但不对称251
8-8 矩形截面,四周皆置纵钢筋,部份截面承受拉力257
8-9 圆形截面 第一种 全部截面皆受压力262
8-10 圆形截面 第二种 部份截面承受拉力264
8-11 圆形截面——例题及解答268
8-12 结合的弯曲及直接应力许用数值271
8-13 负偏心荷重的混凝土柱设计274
8-14 例题及解答275
习题279
第九章基础287
9-1 概论287
9-2 墙底脚的分析289
9-3 单式柱底脚的种类292
9-4 承托面积293
9-5 弯曲力矩293
9-6 钢筋配置294
9-7 斜向拉力294
9-8 握裹应力296
9-9 斜坡式及踏步式底脚296
9-10 柱底应力的传递297
9-11 支承圆形混凝土柱的底脚298
9-12 两向平板式底脚设计298
9-13 两向斜坡式底脚设计301
9-14 加柱?式两向底脚设计304
9-15 支承于桩上的底脚设计308
9-16 联合式底脚的种类311
9-17 矩形联合式底脚设计312
9-18 梯形联合式底脚设计318
9-19 连接式底脚设计321
9-20 整体基础325
习题326
第十章梁的塑性理论及设计方法328
10-1 前言328
10-2 混凝土的强度329
10-3 钢筋330
10-4 梁的基本原理342
10-5 钢筋混凝土梁342
10-6 混凝土梁的弯曲作用344
单筋矩形梁346
10-7设计原则及记号346
10-8 设计公式348
10-9 单筋矩形梁截面的审核350
10-10 单筋矩形梁截面设计351
10-11 各表的应用353
复筋矩形梁357
10-12概述357
10-13 复筋矩形梁设计公式358
10-14 复筋矩形梁截面的审核362
10-15 复筋矩形梁截面的设计364
T形梁368
10-16概述368
10-17 T形梁的设计公式369
10-18 T形梁截面的审核377
10-19 已知T形梁截面,求所需拉力钢筋数量379
10-20 已知所负弯矩,决定T形梁截面尺寸及所需拉力钢筋数量382
附录1.设计图表386
附录2.简明单位换算表413
索引414
中英文专门名辞对照表423
1951《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徐百川撰 1951 龙门联合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钢筋混凝土结构
- 1986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 钢筋混凝土结构
- 1988.08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 钢筋混凝土结构 上
-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 1999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钢筋混凝土结构 下
- 198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钢筋混凝土结构 上
- 198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钢筋混凝土结构
- 1984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钢筋混凝土结构 下
- 1989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
- 钢筋混凝土结构 上
- 1988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
- 钢筋混凝土结构
- 1996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 钢筋混凝土结构
- 1990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 下
- 1990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
- 钢筋混凝土结构 下
- 199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钢筋混凝土结构 上
- 199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