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县农业区划报告集》求取 ⇩

第一部份农业区划报告1

铜梁县综合农业区划报告1

第一部份农业资源的现状及其评价1

一、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1

(一)土地资源1

(二)气候资源4

(三)水资源5

(四)生物资源5

(五)能源资源6

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7

(一)人多地少,劳力充足,但劳动生产率不高7

(二)人才资源丰富,各怀一技之长7

(三)水利建设有一定基础,但地区分布不均,病害工程多,配套不完善,效益不高8

(四)农业装备有一定基础,但适应性差,配套不完备,使用效率低,经济效益差8

(五)县办工业初具规模,乡镇企业有一定基础9

(六)地处重庆市郊区,交通方便,市场广阔9

(七)农业教育与科技事业有新的发展9

第二部份农业生产的历史现状和主要问题12

一、种植业以粮油为主,近年发展较快,但存在着粮食与经济作物、禾本科与豆科作物、用地与养地等比例失调,作物布局需要进行调整12

(一)建国以来,我县粮食生产经历了一个发展、下降、回升、徘徊、再发展的过程12

(二)农业(主要是种植业)上存在的主要问题13

二、林业资源丰富,但破坏严重,需要积极恢复和发展18

(一)五十年代丰富的森林资源18

(二)几个“大力”、十年浩劫,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18

(三)三中全会后,林业生产恢复较快19

(四)目前林业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19

三、畜牧业以养猪为主,但品种混杂,退化严重,饲料资源利用差,禽、兔下降20

(一)我县畜牧业主要有猪、牛、羊、鸡、鸭、鹅、兔、蜂等20

(二)本地猪、牛品种退化,需加强提纯复壮工作21

(三)饲料资源利用差21

(四)畜牧兽医力量薄弱21

四、渔业生产,潜力大,产量低,资源未充分利用21

五、乡镇企业初见成效,需进一步提高效益,积极发展22

六、技术人才少,农技推广体制不适应,资金缺,科研手段落后22

第三部份农业发展的方向途径和主要措施23

一、调整和建立新的农村产业结构24

(一)调整作物布局,进一步发展种植业24

(二)积极恢复和发展林业27

(三)积极发展畜牧业28

(四)充分利用水面资源,积极发展渔业生产29

(五)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30

二、进一步搞好农业基本建设31

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32

四、加强农业技术队伍建设,搞好技术培训33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33

(二)分批到专业院校深造,提高科技人员的业务水平33

(三)增加智力投资,办好县、乡两级农训班和、函大、电大、农业广播学校33

(四)搞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试办一批职业中学33

五、发展农业商品经济,促进两个“转化”34

六、到本世纪末农业发展预测35

(一)粮油产量指标预测35

(二)耕地、人口和粮经作物面积预测36

(三)养殖业发展预测36

(四)农业和乡镇企业总产值预测36

(五)食物结构预测36

第四部份综合农业分区37

Ⅰ、东南部浅丘宽谷粮、油、果、桑区37

Ⅱ、西部浅丘带坝粮、果、桑、养殖区39

Ⅲ、北部中、浅丘粮、桑、蔗、经区40

Ⅳ、东西低山林、牧、经、工副业区42

附:铜梁县综合农业区划统计表7件45

铜梁县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及区划60

第一章概况60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60

第二节 主要气候特点61

第二章农业气候资源63

第一节 热量资源63

第二节 水份资源70

第三节 光能资源76

第三章农业气象灾害78

第一节 干旱78

第二节 洪涝80

第三节 低温阴雨82

第四节 寒潮84

第五节 冰雹84

第四章主要农作物的农业气候分析84

第一节 水稻85

第二节 小麦88

第三节 玉米91

第四节 红苕92

第五节 油菜93

第六节 柑桔94

第五章农业气候区划94

第一节 农业气候区划的目的和原则94

第二节 农业气候区划的指标和方法94

第三节 分区评述95

第六章 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进一步发展我县农业97

铜梁县土地资源调查及土壤区划101

第一章社会经济及土地资源概况101

第一节 社会经济情况101

第二节地质构造与地层展布101

一、地质构造101

二、地层展布与母质类型103

第三节地貌条件106

一、地貌发育简史106

二、地貌类型简介107

第四节 气候及水利情况110

第五节 农牧林业情况110

第二章土地资源评价110

第一节农业土壤110

一、农业土壤利用现状110

二、主要土壤类型的理化性状112

三、土壤资源的特点116

第二节土地资源120

一、土地资源利用现状120

二、土地利用简评121

三、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途径122

第三章土壤分区及改良利用124

第一节 土壤分区的原则和依据124

第二节分区论证126

Ⅰ 涪江河谷新、老冲积土区126

Ⅱ 浅中丘宽谷红棕紫泥土区129

Ⅲ 浅丘宽谷与中丘中谷灰棕紫泥土区133

Ⅳ 山麓深、中丘暗紫泥土区140

Ⅴ 低山槽谷山地黄壤土区142

附:铜梁县农业土壤分区范围表148

铜梁县水利区划154

第一章自然地理和社经慨况154

第一节自然地理154

一、地层地质154

二、地形地貌154

三、土壤植被155

四、气候条件155

五、水系,河流156

第二节社会经济156

一、基本概况156

二、农经概况157

三、工业交通157

四、近期发展157

第二章水资源分析158

第一节降水158

一、水汽来源及降水成因158

二、大气降水159

第二节 地表泾流165

第三节 外来泾流(过境水)167

第四节 地下水167

第五节 水资源总量估算170

第六节 水能资源估算170

第七节 水质评价171

第三章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71

第一节 复核现有水利设施171

第二节 现有水利设施利用现状173

第三节水电建设179

一、农村水电建设状况181

二、电力建设状况181

第四节水利建设投资及效益181

一、各年代水利投资分析181

二、水库工程建设投资分析183

第五节 水利建设的主要经验教训183

第四章旱洪灾害184

第一节 旱灾184

第二节 洪灾184

第五章水利化区划186

第一节 区划依据186

第二节 水利化分区概述187

第六章水资源供需平衡190

第一节 供需平衡依据和需水量计算190

第二节 供需平衡分析192

第三节 规划工程简述192

第七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意见193

铜梁县种植业资源调查及区划207

一、农业自然资源评述207

(一)土地资源207

(二)气候资源208

(三)水资源209

(四)生物资源209

(五)人才资源209

二、种植业生产的现状和问题210

(一)粮食生产发展速度缓慢,起伏很大210

(二)大、小春及四大作物在粮食产量中的比重210

(三)单一抓粮食生产所存在的问题211

1、农业基础不牢,十分薄弱211

2、五业比例失调211

3、生态平衡受到破坏211

4、农作物布局不合理211

5、季节性劳动力紧张212

6、用地养地不协调212

三、主要耕作制的评价212

(一)冬水中稻一熟制212

(二)麦(油、肥)稻两熟制212

(三)冬水双季稻两熟制212

(四)油(肥)稻稻三熟制212

(五)麦、玉、苕三熟制213

(六)麦、玉、苕、高梁、黄豆五熟制213

(七)麦经(花生、甘蔗)两熟制213

四、种植业发展方向和措施213

1、发展方向213

2、规划要求213

3、主要措施213

(1)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213

(2)改善种植业环境条件214

(3)改造利用红棕壤214

(4)改革耕制,以大春为主,主攻水稻215

(5)开发利用非耕地215

(6)普及科学技术216

五、农作物种植业分区216

东南部浅丘、宽谷粮、油、果、桑区216

Ⅱ 西部浅丘带坝粮、油、果、桑养殖区217

Ⅲ 北部中浅丘粮、桑、蔗、经区217

东西低山林、牧、经、工、副业区218

附表219

铜梁县林业区划233

总论233

第一章自然经济条件概述233

第一节 地层地质233

第二节 地形地貌233

第三节 土壤234

第四节 气候条件234

第五节 河流水系234

第六节 森林植被235

第七节 社会经济条件235

第二章林业资源现状及评价236

第一节 林业资源的分布及特点236

第二节 森林生长情况238

第三节 林业资源的潜力及其评价244

第三章林业生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45

第一节 林业经营管理机构及人员245

第二节 历年林业生产、森林保护及抚育、采伐、更新情况246

第三节 综合利用情况246

第四节 当前林业生产上存在的问题246

第四章林业发展方向、主要任务和关键措施251

第一节 林业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251

第二节 发展林业的关键措施252

第五章林业区划253

第一节 林业区划的原则、依据和方法253

第二节 林业区划系统和命名254

第六章分区概述254

第一节西北部丘陵薪炭、防护林区〔代号一〕254

一、地理位置及范围254

二、 自然条件254

三、社会经济情况255

四、林业资源状况及特点255

五、林业生产情况与存在问题255

六、林业发展方向及经营利用意见256

七、亚区特征及主要任务256

第二节东南部平行岭谷防护、用材林区〔代号二〕258

一、地理位置及范围258

二、自然条件258

三、社会经济情况258

四、森林资源特点258

五、林业生产情况与存在问题259

六、林业发展方向及经营利用意见260

七、亚区特征及主要任务260

铜梁县林业区划分区系统表263

铜梁县畜牧业资源调查及区划268

一、概况268

二、畜禽品种资源及现状269

(一)畜禽的数量及发展状况269

(二)畜禽的品种结构及其主要性状270

1、猪270

2、牛273

3、羊273

4、家禽274

5、兔275

6、蜂275

三、饲料资源及现状276

四、畜禽疫病防治状况278

五、发展畜牧业的方向278

(一)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278

(二)发展畜牧业的方向279

六、畜牧业区划280

Ⅰ、中部浅丘带坝猪、禽、兔区280

Ⅱ、北部中丘猪、羊、禽区281

Ⅲ、东西低山、宽谷牛、羊、蜂区282

七、发展畜牧业的建议286

附表288

铜梁县乡镇企业资源调查及区划293

第一章本县概况293

第二章乡镇企业发展简况293

第一节 乡镇企业发展历史293

第二节 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294

第三节 乡镇企业的布局、行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295

第四节 经营管理及不同模式298

第五节 存在问题和经验教训299

第三章资源状况301

第一节 生物资源301

第二节 矿产资源302

第三节 能源资源303

第四节 经济资源304

第五节 劳力资源304

第六节 人才资源305

第七节 资金资源305

第八节 社会需求量和市场发展趋势预测305

第四章乡镇企业分区及发展的方向和措施306

第一节 区域划分306

第二节 发展方向307

第三节 发展乡镇企业的措施308

第五章 规划和设想309

铜梁县农业机械化调查及区划311

一、概况311

二、农业机械化的条件311

(一)自然条件311

1、地形地貌311

2、气候313

3、水利313

4、土壤质地314

5、交通概况314

6、矿藏资源316

(二)农业生产条件316

1、作物的组合和栽培制度316

2、耕地类型316

3、地块大小与形状316

4、复种指数高,季节性劳动力紧张317

(三)社会经济条件317

三、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18

(一)农机机械的发展和现状318

1、农业机械增长速度318

2、农机工业的发展318

3、农机队伍不断壮大,农机管理水平有所提高319

(二)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319

四、有步骤、有重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意见321

五、农业机械化分区322

Ⅰ、东南部中浅丘稻麦、玉、油机械化区322

Ⅱ、西北部桌状中丘带坝稻、麦、苕、桑机械化区323

Ⅲ、东西山林、粮、经作机械化区325

六、农业机械主要机型适应性评价及选型意见325

(一)拖拉机326

(二)耕整地机械326

(三)烘干机械326

(四)脱粒机械326

(五)提灌机械327

(六)加工机械327

(七)粉碎机械327

附表328

铜梁县农村能源综合区划352

第一章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352

第一节自然地理352

一、地层地质352

二、地形地貌352

三、土壤、植被353

四、气候条件353

五、河流水系353

第二节社会经济354

一、农业经济概况354

二、乡村企业概况354

三、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及主要规划354

四、能源建设的地位和发展设想355

第二章农村能源的消费构成及消费水平356

第一节 农村能源的消费概况及演变356

第二节农村能源的消费构成和消费水平357

一、农村能源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流程357

二、农村能源的消费特点357

第三章农村能源消费现状的问题分析、节能潜力和用能发展方向357

第一节农村生活用能的问题分析358

一、生物质能主要用于农村生活而直接烧用358

二、直接烧用生物质能的利用效率低、燃料浪费大358

三、致力于以改灶为重点的农村生活节能359

第二节农村生产用能现状及问题分析360

一、农业生产直接用能少,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田排灌用能消耗不稳定360

二、乡村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用能增长快、浪费大360

第四章农村能源资源及评价363

第一节 资源概述363

第二节农村能源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展望363

一、作物秸杆和人畜粪便363

二、薪柴363

三、小煤窑364

四、小水电364

五、其它能源365

六、关于我县的人力、畜力资源365

第五章农村能源需求预测366

第一节农村生活用能需求预测366

一、农村生活节能在预测年度的重要性366

二、薪柴、煤炭和秸杆仍是农村生活主要能源367

三、本世纪内,沼气不能成为主要生活用能367

四、农村生活用电367

第二节 农村生产用能预测367

第三节 规划年度的农村能源供需平衡367

第六章农村能源综合区划371

第一节 区划依据371

第二节 金县农村能源综合区划系统371

第七章分区论述和开发利用农村能源的措施、意见373

第一节 丘陵薪柴、沼气能源一般区373

第二节 低山薪柴、小煤窑能源丰富区374

铜梁县果树资源调查及区划375

一、铜梁县果树资源与果树生产条件375

(一)自然资源条件好,发展果树生产潜力大375

1、土地资源较丰富宜种多种果树375

2、气候适宜,但干旱、阴雨频繁376

(二)果树品种繁多,但资源利用不够377

(三)病虫危害较重,天敌资源利用差380

(四)社会经济条件有利,果树生产前景广阔381

二、铜梁县果树生产的历史和现状383

(一)我县栽培果树有较久历史,但生产水平不高383

(二)果树生产前期排徊,后期直线上升386

三、果树生产区划386

(一)主要果树对生态条件的要求386

(二)果树生产区的划分387

Ⅰ、丘陵柑桔生产区388

Ⅰ1、浅缓丘陵坝地锦橙主产亚区388

Ⅰ2、丘陵谷地柑桔主产亚区388

Ⅱ、低山槽谷温暖常绿落叶果树混栽区388

四、铜梁县果树生产规划指标及生产建议389

(一)规划指标及远景设想389

(二)实现规划的几点建议391

1、加强领导,稳定完善果树生产责任制391

2、实施区划,调整结构,增加设备392

3、建立科学技术推广体系,普及科学种果知识392

4、加强现有果园的土、肥、水、病虫的科学管理,实现高产优质392

5、坚持良种繁育制度,建立好良种母本园392

铜梁县蚕桑资源调查及区划399

一、概况399

二、蚕桑资源的自然优势399

(一)土地资源丰富399

(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400

(三)桑树品种资源400

(四)劳力资源丰富,并有一支技术队伍400

三、蚕桑资源的评价401

(一)四边栽桑,能充分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力401

(二)蚕桑生产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401

(三)栽桑养蚕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好出路401

(四)发展蚕桑生产,促进了地方工业和乡办企业的发展401

(五)养蚕业是我县农业有机肥的重要来源402

(六)“四边”栽桑有利于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402

(七)发展蚕桑生产是持久、稳定的再生财富402

(八)栽桑养蚕可增加农村能源402

四、蚕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问题403

(一)历史现状403

(二)养蚕布局及蚕种品种演变404

(三)蚕桑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404

1、蚕茧单张产茧逐年下降404

2、桑树单株产叶量低405

3、小蚕共育发展速度缓慢405

4、桑树品种单一405

5、蚕桑生产发展不平衡405

五、蚕桑区划与分区论述405

(一)区划的目的405

(二)区划的依据和原则405

(三)分区论述405

Ⅰ、最适宜区405

Ⅱ、适宜区406

六、蚕桑生产的发展方向和主要措施407

(一)发展方向及重点407

(二)蚕桑生产潜力预测407

(三)发展蚕桑生产的主要措施407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407

2、搞好智力投资,加强技术培训408

3、集中力量搞好桑蚕基地建设408

4、大力发展蚕桑重点户和专业户408

5、推广科学管桑养蚕技术,提高桑树单株产叶量和蚕种单张产茧量409

6、作好桑、蚕病虫害的预测预报409

7、加强蚕种场建设,提高蚕种质量409

8、放宽政策,搞活流通409

9、调整机构、成立县蚕丝公司409

铜梁县渔业资源调查及区划418

第一部份自然条件与渔业资源418

一、自然条件418

(一)地貌418

(二)气候条件418

二、自然资源420

(一)水面资源及其分布420

(二)水质424

(三)饵料生物资源424

三、鱼(虾、蟹)类资源425

(一)鱼类和虾蟹资源425

(二)主要经济鱼类的产卵场425

(三)鱼类资源变化的情况及原因426

四、渔业组织和渔业技术427

(一)渔业组织及基本情况427

(二)捕捞季节与渔具427

第二部份渔业生产的现状和问题428

一、渔业生产发展的概况428

二、水面利用与经济效益428

三、鱼苗、鱼种生产与成鱼养殖430

(一)鱼苗、鱼种生产430

(二)成鱼养殖方法431

四、常见鱼病与防治432

(一)现有鱼病的种类432

(二)鱼病防治情况432

五、渔业机械433

六、渔业机构与渔业经济433

(一)渔业生产机构与人员433

(二)渔业经济和渔业经营管理433

(三)渔业投资433

七、当前渔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433

第三部份我县渔业生产发展的方向与途径435

一、解放思想,认真落实渔业政策435

二、深入贯彻水产方针,加速发展渔业生产435

三、加速渔业基本建设,扩大精养高产面积436

四、大力开展科学养鱼,努力提高经济效益436

五、建立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普及科学养鱼技术436

六、加强渔政管理,保护渔业生产的发展436

七、渔水合一,统一指挥渔业生产437

第四部份渔业区划437

一、区划的原则和依据437

二、分区概述437

(一)浅丘塘库精养鱼区437

(二)浅丘带坝稻田、塘、库养鱼区438

(三)深中丘、低山槽谷塘库养鱼发展区439

(四)沿江养捕结合区440

铜梁县甘蔗资源调查及区划458

(一)我县自然资源评述458

1、气候资源458

2、土地资源459

3、水利资源459

4、甘蔗品种资源459

5、甘蔗病虫害及天敌资源460

(二)我县甘蔗生产的历史、现状和问题460

1、历史产量460

2、耕作制度460

3、目前生产责任制461

4、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61

(三)我县甘蔗经济利用的效果462

1、种蔗生产成本462

2、制糖工业生产成本462

3、用于甘蔗生产的奖售粮食462

4、我县食糖销售市场情况462

(四)甘蔗种植分区463

1、种蔗适宜区463

2、次适宜区463

(五)发展甘蔗生产的措施463

附表464

铜梁县茶叶资源调查及区划473

一、概况473

二、自然概况473

三、茶叶对自然条件的要求474

四、我县茶树资源分布及现状474

五、茶叶生产及现状474

六、当前茶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475

七、种植区划和设想476

八、几点建议477

铜梁县沼气资源调查及区划478

一、概况478

二、农村生活燃料现状478

三、办沼气的重大意义479

四、沼气资源评价480

五、我县沼气发展的历史及其现状481

六、新建沼气池的投资及效益分析482

七、我县发展沼气的有利条件483

(一)发酵原料丰富483

(二)我县气候适宜沼气发酵483

(三)建池材料充足484

(四)沼气科学技术比过去大大提高484

(五)建立了一支少而精的沼气技术骨干队伍484

八、我县发展沼气在前进中存在的问题485

九、沼气区域划分486

(一)以月平均气温为标志划分区域486

(二)以缺柴程度划分区域486

(三)以沼气资源丰度划分区域487

(四)以经济条件划分区域487

(五)确定沼气发展的重点地区488

十、沼气建设初步设想489

十一、发展沼气应采取的措施490

第二部份农业资源调查报告531

铜梁县农村人才资源普查报告531

一、全县农村人才的概况531

二、人才普查的具体作法532

1、搞好试点,摸索经验532

2、统一布署,专人分管532

3、发现问题,及时解决533

4、审查把关,组织补课533

5、完善表报,汇总整理533

三、使用农村人材促进经济发展533

四、今后的打算534

附表535

铜梁县农作物种子资源调查报告547

一、农作物种子资源历史547

二、农作物种子资源现状548

三、种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549

1、重种轻选,混杂退化普遍549

2、老品种及感病品种占有一定面积549

3、良种虽多,当家种更换较慢550

四、对种子工作的几点建议550

1、加强种子选留工作,充分发挥新良种的增产作用550

2、加强种子示范工作,促进良种推广550

3、加强种子建设,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和经营管理体制550

附表551

铜梁县林业资源调查报告559

铜梁县林业资源调查报告(代工作总结)559

《林业区划》专题报告之一:铜梁县森林覆盖率在2000年达25%的可能性论证562

《林业区划》专题报告之二:铜梁县薪柴资源调查报告566

铜梁县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和天敌资源调查报告570

一、主要作物的主要虫害发生和危害情况570

(一)大春主要害虫的种类、发生、危害和防治情况570

(二)大春主要病害的发生和危害情况574

(三)小春主要害虫的种类、发生及危害情况574

(四)小春主要病害的发生和危害情况575

二、植保工作存在的问题576

(一)技术力量薄弱,测报设备差576

(二)植保技术尚未全面普及,农药施用不当576

(三)防治手段落后576

三、天敌资源情况577

四、今后植保工作的发展方向与途径577

五、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578

附表579

铜梁县中药材资源普查报告592

一、概况592

二、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592

三、中药材资源及生产现状593

四、中药材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596

五、中药材发展规划及资源保护意见596

附表598

铜梁县黄花资源调查报告602

一、概况602

二、自然条件602

三、黄花对自然条件的要求603

四、我县黄花资源的分布情况603

五、黄花生产的发展过程及现状605

六、黄花种植区划及设想606

七、几点建议606

铜梁县棕树资源调查报告607

一、概况607

二、棕树资源的分布及变化607

三、种植区划及设想609

四、几点建议609

铜梁县蔬菜资源调查报告610

一、我县蔬菜生产的现状610

(一)蔬菜产量大幅度提高,产值增加610

(二)蔬菜菜类、品种增加610

(三)细菜面积扩大,菜质提高611

二、蔬菜生产、销售存在的问题611

(一)兼种队蔬菜产量不高,产值低,种菜积极性不高611

(二)城镇人口人平吃菜水平没有提高611

(三)优质菜类的面积、单产还有待继续增加和提高611

(四)蔬菜价格偏高611

三、对我县蔬菜生产、销售的几点建议612

(一)科学种菜,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612

(二)扩大种植面积,积极发展兼种队蔬菜生产612

(三)加强管理,实行计划生产612

附表613

1986《铜梁县农业区划报告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