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农业要览 1949-1988》求取 ⇩

第一篇 综论1

一、古沛新貌1

二、沛县农业生产成就3

三、发展农业生产的潜力4

四、加强粮棉基地建设5

第二篇 沛县农村经济形态7

第一章 农村经济制度改革与生产条件改善7

第一节 农村经济制度变革7

第二节 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8

第二章 农村经济的发展8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发展8

第二节 农村经济结构9

第三节 农村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9

第一节 人民生活10

第三章 城乡人民生活与社会福利10

第四节 农业经济效益逐步提高10

第二节 扶持贫困农户致富11

第三节 农村社会福利12

第四节 小城镇经济12

第三篇 自然资源与农业区划16

第四章 地貌概况16

第一节 沛县农业地域特征17

第二节 自然资源现状及其综合评价17

第五章 农业区划19

第一节 微山湖洼麦稻区19

第二节 平原棉花杂粮区19

第三节 沙河花生林果区20

第四节 湖荡水产养殖区20

第一节 光能资源21

第六章 气象资源21

第四篇 农业气象21

第二节 热量资源27

第三节 雨量资源43

第七章 主要农作物与气候66

第一节 小麦与气候66

第二节 水稻与气候68

第三节 玉米与气候69

第四节 棉花与气象71

第八章 历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75

第一节 旱灾和涝灾75

第二节 干热风78

第三节 霜冻78

第四节 冰雹85

第五节 寒潮86

第二节 地下水91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分配91

第五篇 农田水利91

第一节 地表水91

第九章 水资源91

第十章 水文地质92

第一节 地貌地质92

第二节 水文地质条件92

第三节 地下水埋藏运动规律及动态特征92

第四节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和水质93

第十一章 水利建设94

第一节 农田水利94

第二节 南四湖98

第十二章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99

第一节 农水治理99

第二节 桥梁102

第一节 涵闸102

第二节 除涝治碱102

第十三章 涵闸与桥梁建设102

第十四章 堤防建设115

第一节 湖西大堤115

第二节 港河堤115

第十五章 农田灌溉116

第一节 机电灌溉116

第二节 井灌117

第三节 喷灌117

第十六章 水土保持123

第一节 历年汛期状况与典型干旱年123

第二节 水旱灾情规律分析123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124

第二节 起伏较大阶段124

第十七章 农业生产发展的四个时期124

第六篇 农业生产124

第三节 徘徊回升阶段125

第四节 增长较快阶段125

第十八章 种植业结构126

第一节 种植业结构的历史与现状126

第二节 作物布局127

第一节 立体农业129

第十九章 载培技术的改革与发展129

第三节 种植业现状结构评价129

第二节 免耕法的应用134

第三节 模式裁培规范化的推广135

第四节 太阳能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36

第五节 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137

第六节 叶面喷肥137

第七节 秧套藕栽培137

第二十章 农作物良种培育与推广137

第一节 农作物品种的演变138

第二节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139

第二十一章 农业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139

第一节 病虫害的发生与药物防治139

第二节 农业病虫害的综合防治142

第三节 微山湖蝗区的演变143

第二十二章 土地、土壤、肥料152

第一节 土地利用152

第二节 土壤152

第三节 肥料应用154

第二十三章 农业机械化154

第一节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概况154

第二节 几种主要农业机械的发展156

第三节 农机科研159

第二节 林业发展进程163

第一节 林业163

第二十四章 沛县林桑果的发展163

第七篇 林牧渔业163

第三节 林业资源164

第四节 农田林网建设与现状164

第五节 泡桐资源168

第六节 栽桑与养蚕事业的发展168

第七节 苹果的生产与发展172

第八节 梨树的生产与发展174

第九节 桃的生产与发展177

第十节 干果178

第十一节 葡萄180

第二十五章 畜禽业181

第一节 大家畜的发展181

第二节 养猪业的发展182

第三节 养羊业的发展183

第六节 畜禽饲养专业户的兴起184

第五节 养禽业的发展184

第四节 家兔生产184

第七节 畜禽传染病防治185

第二十六章 水产185

第一节 水域现状与利用185

第二节 渔业生产186

第三节 不同时期的鱼产量及人均占有188

第四节 渔业生产的物资装备190

第八篇 沛县中草药192

第二十七章 中药材品种192

第一节 中药材来源192

第二节 品种资源192

第三节 资源分布193

第二十八章 沛县中药材生产的历史与现状196

第一节 家种药材生产196

第二节 引种、科研198

第三节 沛县主要中草药材品种介绍200

第九篇 农副产品名、特、优203

第二十九章 沛县名、特、优产品203

第一节 种植业类203

第二节 养殖业类207

第三节 加工业类208

第十篇 供销合作社商业212

第三十章 供销商业212

第一节 供销社商业与农村经济212

第二节 农副产品购销220

第三节 农副产品出口创汇220

第三十一章 供销商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22

第一节 发展农村商品生产222

第二节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224

第三节 归口领导的合作商业226

第一节 沛县农村环境状况228

第十一篇 环保与能源228

第三十二章 环境保护228

第二节 发展生态农业的模式类型231

第三节 环境污染现状及其评价232

第四节 促进环境改善的措施240

第三十三章 能源资源241

第一节 生物能源242

第二节 无机能源243

第三节 新能源244

第三十四章 农用电力工业的发展245

第一节 概况245

第二节 电力设备245

第三节 供电网246

第四节 工农业用电和生活用电247

第一节 粮食在城乡人民消费中的平衡状况249

第三十五章 粮食购销249

第十二篇 粮食购销与农村金融249

第二节 不同时期粮食去向的分析251

第三节 饲料加工业的发展与现状253

第四节 粮油加工业的发展254

第三十六章 金融254

第一节 建国前的沛县金融概况254

第二节 建国后金融业的发展256

第三节 农业代款257

第四节 农民储蓄258

第五节 公债发行258

第六节 货币管理258

第七节 人民保险259

第十三篇 乡镇企业260

第三十七章 乡镇企业的发展与现状260

第一节 建国前的农村手工业和集镇加工业260

第二节 建国后农村工业的发展262

第三节 新时期的乡镇工业268

第四节 乡镇工业的现状与特点269

第三十八章 农用工业273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1949年-1958年)275

第二节 大跃进调整时期(1958-1966年)275

第三节 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年)276

第四节 新时期(1976-1988年)276

第三十九章 农用工业的挖潜革新279

第一节 技术革新279

第二节 设备改造279

第三节 农用工业的整顿和改革280

第四十章 外贸经营282

第一节 商品收购282

第十四篇 外贸282

第二节 商品的调拨与出口283

第三节 出口商品的加工283

第四节 出口商品283

第五节 出口农、副、土产品基地284

第六节 工矿产品生产基地289

第十五篇 交通邮电290

第四十一章 交通事业的发展290

第一节 古代道路的名称和概念290

第二节 民国时期沛县的交通概况290

第三节 建国后的沛县陆路运输291

第四节 县乡公路建设291

第五节 交通工具的演变292

第六节 不同时期的交通运输生产能力292

第一节 邮电史略294

第二节 建国以来邮电事业的飞跃294

第四十二章 农村邮电294

第七节 沛县铁路运输294

第十六篇 人口、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及人才开发296

第四十三章 人口296

第一节 沛县人口概况296

第二节 人口与社会经济296

第四十四章 人才开发298

第一节 农业各类技术人员历史状况298

第二节 农业人才的培训300

第三节 农业科技推广301

第四节 农业科技队伍302

第四十五章 农村教育302

第一节 农村中小学教育302

第二节 不同时期的农村教育事业303

第四十六章 农村文化事业308

第一节 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308

第二节 农村文化建设312

第三节 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313

第四十七章 农村体育314

第一节 武术315

第二节 田径318

第三节 技巧318

第四节 球类318

第五节 老年体育322

第六节 体育设施322

第四十八章 农村卫生事业326

第一节 医疗卫生发展概况326

第二节 常见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327

第三节 农村爱国卫生327

第十七篇 农业经济329

第四十九章 农业经济发展实绩329

结束语353

354

1990《沛县农业要览 1949-1988》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亚东,张仁岐主编 1990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