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土壤》求取 ⇩

第一章农经概况及地理环境1

第一节农业经济概况1

一、社会经济概况1

(一)历史沿革1

(二)政区、人口、劳力、耕地、民族2

(三)产值结构6

(四)农村经济结构6

(五)土地利用现状7

二、农业生产情况7

(一)种植业结构及产量水平7

(二)肥料资源及其施用10

(三)水资源、水利设施及水源利用12

(四)农业机械和机械化水平13

三、林业生产情况14

四、牧业生产概况15

五、蚕果生产16

(一)蚕桑业16

(二)果树业16

六、工矿企业17

第二节地理环境17

第二章土壤形成条件25

第一节气候与土壤25

一、气候条件25

(一)四季26

(二)气温26

(三)积温28

(四)土温31

(五)日照32

(六)无霜期32

(七)降雨量35

(八)蒸发量38

(九)相对湿度38

(十)自然灾害43

二、气候与土壤47

第二节地形地貌与土壤48

一、区域地质构造类型49

(一)褶皱构造49

(二)断裂构造49

(三)火成岩50

二、地貌类型与分区50

(一)高中山区50

(二)中山区50

(三)低中山区51

(四)丘陵区51

(五)盆地52

三、地形、地貌与土壤55

第三节母质与土壤56

一、区域地质56

(一)太古界(Ar)56

(二)元古界(Pt)56

(三)古生界(Pz)56

(四)中生界(Wz)58

(五)新生界(Kz)58

二、成土母质类型59

(一)残积物和坡积物59

(二)红土、红黄土、黄土及黄土状物质60

(三)洪积物、冲积物和近代沉积物60

三、成土母质与土壤63

第四节生物与土壤65

一、生物条件65

(一)喜湿耐寒草甸带65

(二)针叶林带65

(三)针阔叶混交林带66

(四)旱生灌丛草本带66

(五)喜温喜湿草甸带66

二、生物与土壤73

(一)植物与土壤73

(二)土壤动物与土壤74

(三)土壤微生物与土壤74

第五节水文与土壤75

第六节 人为活动与土壤76

第三章土壤分类与分布79

第一节土壤分类79

一、土壤分类原则79

二、土壤分类依据81

(一)土类81

(二)亚类82

(三)土属82

(四)土种83

三、土壤分类命名84

四、土壤分类系统85

第二节土壤分布93

一、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93

二、土壤垂直带分布规律94

(一)山地草甸土94

(二)棕壤94

(三)淋溶褐土94

(四)褐土性土94

三、区域性土壤的分布规律97

四、初育性土壤的不规律分布97

第四章各类土壤的形成与特征101

第一节山地草甸土101

一、形成条件101

二、成土过程102

三、形态特征102

四、利改方向103

第二节棕壤103

一、形成条件103

二、成土过程105

三、形态特征105

四、利改方向106

五、土属概述106

(一)黄土质棕壤106

(二)红黄土质棕壤107

第三节褐土111

一、淋溶褐土112

(一)形成条件113

(二)成土过程113

(三)性态特征114

(四)利改方向115

二、褐土性土124

(一)形成条件124

(二)成土过程126

(三)特征特性126

(四)利改方向130

(五)土属概述133

三、褐土162

(一)形成条件162

(二)成土过程162

(三)形态特征164

(四)利改方向165

(五)土属分述166

四、石灰性褐土172

(一)形成条件172

(二)成土过程172

(三)性态特征173

(四)利改方向174

(五)土属概述174

第四节潮土178

一、潮土181

(一)形成条件181

(二)成土过程182

(三)形态特征183

(四)土属概述185

二、脱潮土196

(一)形成条件196

(二)成土过程及形态特征196

(三)利改方向197

(四)土属概述197

第五节新积土199

一、形成条件199

二、成土过程199

三、形态特征200

四、利改方向200

第六节红粘土203

一、形成条件203

二、成土过程204

三、性态特征204

四、利改方向204

第七节粗骨土207

一、形成条件207

二、成土过程210

三、利改方向210

(一)、钙质粗骨土210

(二)、硅铝质粗骨土211

第八节石质土213

第五章:土壤理化性状218

第一节土壤物理性状218

一、土壤质地218

(一)土壤质地的划分218

(二)土壤质地分述218

(三)影响土壤质地的因素223

(四)土体质地在土体中的变化特点225

二、土壤结构226

(一)土壤结构的类型226

(二)土壤结构的特点及影响因素227

三、土体构型228

(一)薄层型228

(二)通体型228

(三)夹层型229

(四)埋藏型230

四、土壤容重与孔隙度230

第二节土壤化学性状233

一、土壤碳酸钙233

(一)土壤碳酸钙含量、分级及分布233

(二)碳酸钙含量在土体中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234

二、土壤酸碱度(PH)235

(一)土壤PH值及其分布状况235

(二)土壤PH值的特点及影响因素236

三、土壤代换量237

第三节土壤养分状况238

一、土壤有机质、氮、磷、钾240

(一)含量状态240

(二)分布特点245

(三)影响因素248

(四)因地制宜、合理施肥256

二、土壤微量元素269

(一)微量元素含量概况及分级269

(二)土壤微量元素的简要评述274

(三)微肥的合理使用277

第六章:土壤资源评价282

第一节土壤资源评价系统的制定282

一、土壤资源评价的原则和依据282

(一)土壤资源评价的原则282

(二)土壤资源评价依据283

二、土壤资源评价系统和评价方法283

(一)土壤资源评价系统284

(二)土壤资源评价方法285

第二节土壤资源评价292

一、环境因素评价292

(一)光照292

(二)温度292

(三)水分293

(五)地形294

二、土壤物理性状及农业生产性状评价295

(一)土壤的扎根条件295

(二)土壤水分的保存和供应296

三、土壤养分评价297

(一)土壤有机质、全氮状况及其评价297

(二)土壤磷、钾状况评价297

第三节土壤资源评价系统概述304

一、平川河谷土壤资源区304

(一)宜农类平川河谷土壤资源区304

(二)宜林类平川河谷土壤资源区305

二、低中山、丘陵土壤资源区305

(一)宜林类低中山、丘陵土壤资源区314

(二)宜林、宜牧类低中山、丘陵土壤资源区316

(三)宜牧类低中山、丘陵土壤资源区317

三、高中山、中山土壤资源区317

(一)宜农、宜林类高中山、中山土壤资源区317

(二)宜林类高中山、中山土壤资源区318

(三)宜牧类高中山、中山土壤资源区318

第七章土壤改良利用分区319

第一节分区的原则与依据319

一、分区的目的与要求319

二、分区的原则和依据320

(一)土壤的垂直地带性规律是分区基础320

(二)水热条件是分区的主导因素321

(三)中型地貌单元是分区的主要特征321

三、土壤改良利用分区系统321

第二节土壤改良利用分区321

一、环境条件的特点及其与土壤的关系321

二、土壤习惯区域特征322

(一)山地区323

(二)丘陵区323

(三)河谷盆地区324

三、分区系统及其命名324

(一)主区324

(二)亚区324

第三节分区概述325

一、中山山地土壤林牧发展改土区(Ⅰ)325

(一)山地草甸土、棕壤天然牧场保护、畜草改良改土亚区(Ⅰ1)326

(二)棕壤、淋溶褐土营林改土亚区(Ⅰ2)326

(三)淋溶褐土、粗骨土封山育林种草改土亚区(Ⅰ3)327

二、低山侵蚀土壤农林牧综合发展固土改土区(Ⅱ)328

(一)褐土性土造林保土、幼林抚育固土改土亚区(Ⅱ1)329

(二)褐土性土、石质土种草护坡、营林固土改土亚区(Ⅱ2)330

(三)褐土性土人工种草防蚀、固土改土亚区(Ⅱ3)331

(四)褐土性土工程筑堰防蚀、发展果园农作固土改土亚区(Ⅱ4)331

三、丘陵盆地耕种土壤农业集约化经营改土培肥区(Ⅲ)333

(一)红粘土修边垒堰、改土培肥粮作亚区(Ⅲ1)334

(二)褐土性土梯田巩固、防蚀改土培肥粮作亚区(Ⅲ2)334

(三)褐土、石灰性褐土园田化改土培肥粮作亚区(Ⅲ3)336

(四)潮土、脱潮土、新积土筑坝防洪、淤土造田、改土培肥经作亚区(Ⅱ4)336

第八章:高产土壤培肥与低产土壤改良338

第一节高产土壤培肥338

一、高产土壤的形成条件338

二、高产土壤的形成、发展和肥力演变过程339

三、高产土壤的肥力特征343

(一)土体构型良好343

(二)保肥、供肥性能良好344

(三)土壤水、气、热协调346

(四)耕性适宜347

四、高产土壤的培肥措施348

(一)加强农田基本建设348

(二)利用生物措施改土348

(三)深翻改土、加厚活土层349

(四)实行有机无机相结合350

(五)推广秸杆还田350

(六)合理耕作、用养结合351

(七)客土改土351

第二节低产土壤改良352

一、红粘土的改良利用352

(一)形成因素352

(二)农业生产性能和低产原因353

(三)改良措施354

二、旱瘠土的改良利用356

(一)形成原因356

(二)旱瘠土的障碍因素357

(三)旱瘠土的改良利用358

三、夹层型、夹层漏砂型360

(一)形成因素360

(二)夹层类型及低产原因360

(三)夹层型土壤的改良和利用361

第九章: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363

第一节土壤资源概况363

一、土壤资源的种类和数量363

二、土壤资源的利弊分析364

(一)有利方面364

(二)不利方面365

第二节土壤资源利用现状及问题366

一、利用现状366

二、利用程度和效果368

三、存在问题370

第三节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373

一、合理的开发利用373

二、开发利用的粗线条规划375

(一)确定合理的农、林、牧用地结构的制约因子375

(二)土壤资源利用的需要量预测375

三、土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379

(一)自然土壤的合理开发利用379

(二)耕种土壤的开发利用382

参考文献386

1988《晋城土壤》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 1988 山西省晋城市土壤普查办公室;山西省晋城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土壤(1983 PDF版)
土壤
1983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土壤学(1954.10 PDF版)
土壤学
1954.10 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农政总局农业教育处
晋城市国土资源(1989 PDF版)
晋城市国土资源
1989
土壤  土壤学  土壤耕作  土壤改良(1957 PDF版)
土壤 土壤学 土壤耕作 土壤改良
1957 北京:农业出版社
土壤学( PDF版)
土壤学
中国农业书局
土壤与土壤管理(1984 PDF版)
土壤与土壤管理
1984 北京:农业出版社
土壤(1986 PDF版)
土壤
1986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土壤(1981 PDF版)
土壤
1981 北京:商务印书馆
土壤(1981 PDF版)
土壤
1981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土壤学(1982 PDF版)
土壤学
1982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土壤(1983 PDF版)
土壤
1983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土壤、土壤学、土壤耕作、土壤改良(1957 PDF版)
土壤、土壤学、土壤耕作、土壤改良
1957 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
土壤管理与土壤退化(1983 PDF版)
土壤管理与土壤退化
198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图书情报研究室
土壤(1959 PDF版)
土壤
1959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土壤(1955 PDF版)
土壤
1955 新知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