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地质规程规定与实施细则 工作手册》求取 ⇩

1、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暂行规定2

第一章总则2

第二章 组织机构2

第三章 职责范围3

第四章 管理制度4

第五章 业务联系5

第六章 科学研究6

第七章 附则6

2、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暂行规定实施细则7

第一章7

第二章7

第三、四、五章8

职责范围8

岗位责任制12

生产安全联系制15

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16

资料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17

设备、工具、使用、保管发放制18

地测资料、技术报告审批制19

日常工作制19

附录一矿井改扩建、延深水平报告编审网络图22

附录二 采区地质说明书编审网络图23

附录三 工作面掘进、回采地质说明书编审网络图24

附录四 地测防预报程序网络图25

附录五 瓦斯地质图编制网络图26

附录六 探放水警戒线编报网络图27

附录七 探放水措施编报、施工网络图28

附录八 防治水计划编报、施工网络图29

附录九 关于印发《白沙矿务局科技工作管理办法》等六个文件的通知30

节录:白沙矿务局生产矿井探煤找煤奖励办法。31

附录十 地质报告编制要求与审批办法32

3、矿井地质规程33

第一章总则33

第二章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33

第三章矿井地质观测36

第一节 一般要求36

第二节 煤系地层观测36

第三节 煤层的观测37

第四节 地质构造的观测38

第四章矿井地质勘探39

第一节 勘探性质的划分39

第二节 勘探手段的选择和工程布置40

第五章资料编录与综合分析42

第一节 资料编录42

第二节 综合分析43

第六章建井阶段的地质工作45

第一节 开工前的地质工作45

第二节 施工中的地质工作45

第三节 建井地质资料及其移交46

第七章矿井生产阶段的地质工作48

第一节 基本要求48

第二节 水平延深的地质工作48

第三节 采区掘进的地质工作49

第四节 工作面掘进和回采的地质工作49

第五节 新区开拓的地质工作50

第六节 矿井收尾的地质工作50

第八章其它开采技术条件和伴生矿床的地质工作52

第一节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的地质工作52

第二节 对伴生矿床的研究52

附录一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的有关说明53

附录二 水平延深补充勘探设计编制提纲54

附录三 水平延深补充勘探地质报告编制提纲55

附录四 建井地质报告编写提纲57

附录五 各种地质说明书的编制要求59

附录六 矿井收尾阶段地质总结的编写提纲和内容61

4、矿井地质规程实施细则63

第一章总则63

第二章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63

第三章矿井地质观测72

第一节 一般要求72

第二节 煤系地层观测73

第三节 煤层的观测74

第四节 地质构造的观测和编录75

第四章矿井地质勘探77

第一节 勘探性质的划分77

第五章 资料编录与综合分析83

第六章建井阶段的地质工作85

第一节 开工前的地质工作85

第二节 施工中的地质工作85

第三节 建井地质资料及其移交85

第七章生产矿井阶段的地质工作87

第一节 基本要求87

第二节 水平延深的地质工作87

第三节 采区掘进的地质工作88

第四节 工作面掘进和回采的地质工作88

第五节 矿井收尾的地质工作89

第八章其它开采技术条件和伴生矿床的地质工作90

附录一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92

附录二 采区采后总结编写提纲99

附录三 工作面采后小结编写提纲100

附录四 关于重新颁发矿井报废暂行规定通知101

矿井报废报告书103

矿井(露天)报废鉴定表105

5、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111

第一章总则111

第二章储量计算112

第一节 储量的分类和分级112

第二节 各级储量的圈定113

第三节 储量计算标准114

第四节 储量计算的一般原则115

第五节 可采储量计算117

第三章储量动态与损失118

第一节 储量增减118

第二节 储量的开采与损失119

第三节 损失率122

第四节 储量变动及损失的管理125

第四章保护资源减少损失127

第一节 一般要求127

第二节 责任制度127

第三节 业务监督128

第五章附则129

附录一 储量及损失量计算图纸及台帐129

附录二 用统计产量代替实测产量改正计算公式130

附录三 永久煤柱损失量摊销方法130

附录四 储量及损失量报表的填报要求133

6、关于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提高回采率的若干规定(试行)135

第一章总则135

第二章 技术政策135

第三章 储量管理137

第四章 责任制度139

第五章 奖惩办法139

第六章 附则139

7、关于生产矿井储量及损失量计算办法的规定(试行)141

第一章储量141

第二章 储量损失143

第三章 损失率146

第四章 储量及损失量的填报150

第五章 附则153

8、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关于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提高回采率的若干规定(试行)、关于生产矿井储量及损失量计订办法的规定(试行)实施细则155

第一章总则155

第二章储量计算156

第一节 储量的分类和分级156

第二节 各级储量的圈定157

第三节 储量计算标准158

第四、五节 储量计算的一般原则及可采储量计算158

第三章储量动态与损失160

第一节 储量增减160

第二节 储量的开采与损失161

第三节 损失率163

第四节 储量变动及损失的管理164

第四章保护资源 减少损失165

第一节 一般要求165

第二节 责任制度165

第三节 业务监督166

第五章 三量管理及计算167

第六章 储量及三量图纸169

9、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171

第一章总则171

第二章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其工作要求172

第三章水文地质补充调查与观测174

第一节 地面水文地质补充调查174

第二节 地面水文地质观测174

第三节 井下水文地质观测175

第四章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177

第一节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范围和要求177

第二节 地面水文地质补充勘探177

第三节 井下水文地质勘探179

第五章 矿井水文地质基础资料和图纸180

第六章采掘工作面的水害预测与防探水181

第一节 采掘工作面的水害预测181

第二节 采掘工作面的防探水181

第七章矿井防治水工程中的水文地质工作184

第一节 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184

第二节 疏干或降压开采184

第三节 排水恢复被淹井巷185

第四节 注浆堵水186

第五节 地面水防治186

第六节 酸性水防治186

第八章其它水文地质工作187

第一节 矿区补充供水187

第二节 矿区环境水文地质187

附录一 含水层富水性的等级标准188

附录二 突水点突水量的等级标准188

附录三 图纸内容及要求188

附录四 采掘工作面水害分析预报表和预测图模式191

附录五 “安全隔水厚度”和“突水系数”计算公式192

附录六 矿区地面防治水措施和原则192

附录七 冒落带与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的经验公式(见表2)194

附录八 各类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195

附录九 酸性水的防治方法199

附录十 矿区供水量标准200

10、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试行)205

第一节总则205

第二节 地面防治水206

第三节 井下防探水207

第四节 排水设施208

第五节 隔离煤柱209

第六节 疏放降压与注浆堵水210

第七节 河流、地表水系和含水冲积层下开采211

第八节 奖惩212

第九节 审批制度213

第十节 附则213

11、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实施细则215

第一节总则215

第二节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工作要求215

第三节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调查215

第四节 矿井防治水工作217

第五节 矿井水文观测及水害预测预报221

第六节 排水恢复被淹井巷222

第七节 其它水文地质工作223

第八节 矿井水文地质基础资料和图纸223

12、矿井地测工作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办法(修订本)225

一、矿井地测工作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办法(修订本)225

二、考核评级表227

13、煤矿地测工作质量标准化标准说明及检查注意事项253

一、前言253

二、考核评级办法255

三、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257

四、技术管理258

五、技术装备260

六、矿山测量基础工作261

七、矿井地质基础工作266

八、水文地质基础工作270

九、资源回收及储量管理273

十、防治水工作275

十一、标准化检查中的注意事项276

十二、结束语276

14、矿井地测工作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办法实施细则284

附表284

1992《矿井地质规程规定与实施细则 工作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