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地貌学》
作者 | (苏联)Н.И.马卡维耶夫等著;濮静娟等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56 |
出版时间 | 196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2031·11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6596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1
第一章 研究的目的、任务和方法2
1. 地貌学实验方法的发展2
2. 模型装置,测量仪器,观测方法11
3. 在地貌过程实验研究中应用立体摄影测量的试验18
4. 模型试验方法的应用33
第二章 气候因素对纵剖面发育和阶地形成的影响(第一组试验)40
5. 试验任务40
6. 试验1:因水流中泥沙浓度的变化而形成的堆积和侵蚀41
7. 试验2:河流水量增加的试验48
8. 试验3:由于径流量的不均匀性引起的河流下切54
9. 试验4:河漫滩植被对河床状况的影响58
10. 河床形态的某些特点及其形态测量特征61
11. 基本结论68
第三章 侵蚀基准面的变化和阶地形成(第二组试验)70
12. 第二组试验的任务70
13. 试验1:侵蚀基准面急剧抬升71
14. 试验2:侵蚀基准面快速降低76
15. 试验3:受水池水位缓慢下降81
16. 试验4:在陆棚相当倾斜的条件下,侵蚀基准面的下降87
17. 基本结论91
第四章 局部侵蚀基准面(第三组试验)93
18. 试验任务93
19. 试验1:岩坎94
20. 试验2:水库99
21. 基本结论112
22. 问题的提出113
第五章 构造过程和侵蚀-堆积过程的相互关系(第四组试验)113
23. 先成谷的形成114
24. 穹窿构造的成因121
25. 基本结论133
第六章 沙波136
26. 研究的内容和任务136
27. 不同类型沙波产生的条件、发展特点和形态138
28. 影响沙波形成过程的几种因素147
29. 基本结论151
参考文献152
1966《实验地貌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苏联)Н.И.马卡维耶夫等著;濮静娟等译 1966 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地貌学教程
- 199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水文与地貌学
- 1990.04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喀斯特地貌学
- 南京大学地理系
-
- 应用河流地貌实验与模拟研究
- 1992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地貌学
- 198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地貌实验与模拟
- 1995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实验地球化学
- 1988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实验地球化学
- 1987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小地貌学原理
- 1985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风沙地貌学
- 1987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普通地貌学
- 1989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地貌学
- 1978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地貌学教程
- 198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应用地貌学
- 1994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黄山
- 1984 北京:科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