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传 从孙中山到毛泽东的革命之路 下》求取 ⇩

第一篇 家世·婚姻·革命1

第一章 青年时代:美国,一九○七—一九一三年3

(一)面容坚毅眼神深邃3

(二)充满爱国主义思想5

(三)关心妇女和劳动人民8

(四)启程回国走向未来10

第二章 家世和早年生活17

(一)祖籍海南文昌县18

(二)充满传奇色彩的父亲宋耀如21

(三)民族尊严和西方教养的矛盾26

(四)虔诚贤淑的母亲倪桂珍30

(五)宋耀如改行从商支持革命34

(六)宋庆龄的童年和少女时代37

第三章回国和结婚:一九一三—一九一一五年51

(一)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52

(二)决定与孙中山结婚56

(三)与孙中山的结合60

(四)愉快的婚後生活63

(五)爱情与理想67

第四章 百折不挠的革命家—孙中山77

(一)贫农的儿子77

(二)「这孩子也许是第二个洪秀全」79

(三)从医人到医国80

(四)从改良到革命83

(五)从不退却的革命家86

(六)孙中山的日本友人90

(七)列宁对孙中山的评价98

(八)内心世界102

第五章 拥护共和:上海,广州,一九一六—一九二二年109

(一)南下护法114

(二)唯一的自有住宅116

(三)支持五四运动120

(四)非常大总统夫人122

(五)参加孙中山与共产国际代表的会谈123

(六)孙中山晚年思想的发展126

(七)广州蒙难与脱险131

第六章 广州变局:一九二三—一九二五年141

(一)〈孙文—越飞宣言〉144

(二)与李大钊的交谊152

(三)促进中共与苏联的合作158

(四)动员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163

(五)第一次国共合作166

(六)支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168

(七)犯难北上172

(八)一代伟人逝世176

第二篇 继承革命遗志185

第七章 继承孙中山遗志:一九二五—一九二七年187

(一)化悲痛为力量187

(二)第一次战斗190

(三)支持群众运动195

(四)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202

(五)政坛首次表现205

(六)迎接挑战211

第八章 考验与分水岭:武汉,一九二七年217

(一)收回领土218

(二)回击蒋介石的叛变224

(三)外国记者笔下的孙夫人228

(四)领导妇女运动及伤员救护232

(五)在武汉的中外革命友人238

(六)〈七·一四声明〉245

(七)一九二四—一九二七年大革命的失败247

第九章 决定性的行动:赴莫斯科,一九二七—一九二八年257

(一)赴莫斯科前的声明259

(二)重申此行目的和背景263

(三)处境困难265

(四)气愤与哀痛268

(五)复杂的莫斯科局势271

(六)离开莫斯科275

(七)留在莫斯科是自愿的281

(八)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283

第十章 前往欧洲:柏林,一九二八年293

(一)在柏林的日常生活294

(二)拒绝赴美演讲297

(三)被严密的秘密监视300

(四)回国参加孙中山的国葬304

第十一章一场短暂的暴风雨:回国,一九二九年309

(一)「希望和牺牲所行的葬礼」310

(二)与戴季陶的谈话313

(三)向蒋宣布:「不属於你们贵党!」320

第十二章 再赴欧洲:一九二九一一九三一年325

(一)好友探望325

(二)回国奔母丧329

第十三章 救援革命者:上海,一九三一—一九三四年335

(一)邓演达遇害336

(二)〈宋庆龄之宣言〉342

(三)营救牛兰夫妇343

(四)动员抗日348

(五)继续营救牛兰夫妇351

(六)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356

(七)谋害宋庆龄的阴谋364

(八)抗议纳粹暴行365

(九)与萧伯纳的谈话367

(十)反战大会371

(十一)三○年代初期的宋庆龄和中国共产党375

(十二)访客拜会与居家生活380

第三篇 拯救民族危亡393

第十四章 准备抗日:上海,一九三五—一九三七年395

(一)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395

(二)宋庆龄和一九三五年的学生运动398

(三)协助国共高层接触400

(四)鲁迅逝世403

(五)救国会「七君子」案405

(六)宋庆龄和「西安事变」408

(七)发起「救国入狱」运动411

(八)进入全面抗日战争413

第十五章 抗战岁月(上):香港,一九三七—一九四一年419

(一)从上海到香港419

(二)不顾危险,数访广州423

(三)反对投降主义426

(四)三姐妹同赴重庆428

(五)皖南事变435

(六)努力促进国际反法西斯联盟438

(七)西方战争的初步影响445

(八)与尼赫鲁的通信447

(九)对日本军国主义和日本人的态度452

(十)保卫中国同盟的工作及其意义454

(十一)支持「中国工业合作运动」468

(十二)成立「中国战争孤儿救济协会」471

(十三)战火蔓延·离港赴渝472

第十六章 抗战岁月(下):重庆,一九四一—一九四五年483

(一)摆脱国民党官场483

(二)恢复保卫中国同盟491

(三)利用战时首都有利条件496

(四)在新的国际环境中工作499

(五)不忘记老朋友503

(六)史迪威时期507

(七)统一战线以及救灾514

(八)在重庆时的生活519

(九)充满危机的年月522

(十)亲属关系525

(十一)史迪威去职528

(十二)美国支持蒋介石534

第十七章 战後上海:一九四六—一九四九年549

(一)和平或内战?549

(二)中国福利基金会554

(三)在新环境中保持老传统558

(四)战後救济工作的斗争560

(五)反对美国政府的政策565

(六)把救济工作和重大问题联系起来570

(七)周恩来的一封信576

(八)给尼赫鲁的信577

(九)建立反对内战与蒋介石独裁的统一战线579

(十)超级通货膨胀581

(十一)在上海的救济工作582

(十二)面对谰言588

(十三)即将获胜的时刻589

(十四)黎明前的黑暗593

第四篇 奋斗·建国·荣誉601

第十八章 建设中国:一九四九—一九六五年603

(一)新中国的诞生603

(二)参与党政事务612

(三)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616

(四)人民外交618

(五)家常聚会646

(六)她的刊物「中国建设」649

(七)维护妇女权益654

(八)「儿童是我们的未来」662

(九)在中国各地访问665

(十)面对疾?667

(十一)对中共建国後十六年的评价668

第十九章 文化大革命: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683

(一)历史性的悲剧683

(二)狂飙初起686

(三)纪念孙中山百年诞辰691

(四)宋庆龄与刘少奇694

(五)在「文人化大革命」前期696

(六)在「文化大革命」後期711

(七)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去世726

(八)事业受到损害730

(九)「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个人生活732

第二十章金色的余辉:一九七六—一九八一年745

(一)继续关心儿童、妇女747

(二)「人民的意志是不可战胜的」751

(三)缅怀英烈、先贤和战友754

(四)恢复和扩大国际交往757

(五)与亲属的联系761

(六)对美国的态度和感情763

(七)在最後的日子里766

(八)高风亮节·国之瑰宝772

译者後记787

引用及参考书目791

人名、地名、专名汉英对照表808

1994.01《宋庆龄传 从孙中山到毛泽东的革命之路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著;沈苏儒译 1994.01 日臻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孙中山与宋庆龄(1982 PDF版)
孙中山与宋庆龄
1982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宋庆龄全传(1996 PDF版)
宋庆龄全传
1996
中国的道路:从毛泽东到邓小平(1993 PDF版)
中国的道路: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1993
毛泽东论中国革命(1951 PDF版)
毛泽东论中国革命
1951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中国特色的成功之路(1994.8 PDF版)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中国特色的成功之路
1994.8 湖北人民出版社
孙中山选集  宋庆龄题  上( PDF版)
孙中山选集 宋庆龄题 上
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革命史( PDF版)
毛泽东革命史
宋庆龄全传  下( PDF版)
宋庆龄全传 下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宋庆龄传:从孙中山到毛泽东的革命之路  下(1983.01 PDF版)
宋庆龄传:从孙中山到毛泽东的革命之路 下
1983.01 日臻出版社
毛泽东革命的道路  1921-1935(1991 PDF版)
毛泽东革命的道路 1921-1935
1991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宋庆龄传(1988 PDF版)
宋庆龄传
1988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HJ-905型400门纵横制自动电话小交换机原理(1984 PDF版)
HJ-905型400门纵横制自动电话小交换机原理
1984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宋庆龄传(1990 PDF版)
宋庆龄传
1990 北京:北京出版社
孙中山与宋庆龄  诗体小说(1984 PDF版)
孙中山与宋庆龄 诗体小说
1984 广州:花城出版社
毛泽东与中国革命(1993 PDF版)
毛泽东与中国革命
1993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