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县戏曲志》
作者 | 刘少玖主编;新安县文化局编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112 |
出版时间 | 没有确切时间的资料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59249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综述编1
县况概述1
第一章 戏曲的由来与形成2
第二章 戏曲的发展与现状4
图表编9
第三章 大事年表(分条目记述)9
第四章 剧种表14
一、新安县剧种流布一览表14
二、新安县剧种分布图16
志略编19
第五章 剧种19
第一节梆子19
一、“靠山黄”19
二、豫东梆子20
三、怀梆21
第二节 越调21
第三节曲调22
一、蜡花戏22
二、曲子戏24
三、洛阳曲子24
第四节 京剧(二黄)24
第六章 剧目26
第一节豫剧传统剧目26
第二节 曲剧传统剧目27
第三节 越调传统剧目28
第四节 怀梆传统剧目28
第五节其它剧目29
附 新安县职业、业余剧团演出现代剧目表31
新安县自编剧目一览表32
第七章 音乐33
第一节豫剧33
第二节 曲剧36
第三节 越调41
第四节 怀梆42
第五节 唢呐、弦乐曲牌选43
第六节 锣鼓经44
第八章 表演47
第一节角色行当47
第二节 当身段基本功47
第三节 表演艺术选例49
第九章 舞台美术53
第一节服饰53
第二节 化装54
第三节 砌末54
第四节 舞台装置55
第十章 戏曲机构59
第一节 孩身班(有说海神班)59
第二节行戏班59
第三节 半职业剧团59
第四节 职业剧团60
第五节 县戏校60
第六节 乡村戏校班61
第七节剧目工作组61
附 新安县农村戏曲班、团情况一览表62
第十一章演出场所68
第一节 古戏楼(庙前乐楼、舞楼)68
附 新安县古舞楼统计表71
第二节 村镇草台75
第三节 简易剧院与公共娱乐场所75
第四节 现代演出场所76
第五节 乡、镇露天影剧院78
附 新安县乡、镇露天剧院统计表78
新安县演出场所分布图79
第十二章 演出习俗80
第一节古旧习俗80
一、古刹庙会定写戏80
二、邀请戏81
三、送演戏81
四、破台戏81
五、加官戏81
附 新安县古庙会统计表82
第二节 行话84
第三节 章规85
第四节 演出习俗的改革85
第十三章 文物 古迹87
第一节象牙笏板87
第二节老剧本简述87
一、名人遗著《弥勅笑》(剧本)87
二、说唱脚本《蛟趾罗》88
三、手抄“哼小曲儿”藏书89
四、手抄剧本《云门阵》89
五、新曲草本《查脚》89
第三节 戏曲牌志90
一、重整南河滩献戏碑志90
二、重修马王庙舞楼碑志91
三、创修关帝庙乐楼碑志91
四、创修二郎庙乐楼碑志92
五、创建玉皇庙舞楼碑志93
第四节 古舞(乐)楼93
一、李村龙王庙舞楼93
二、铁门关帝庙舞楼94
三、庙头关帝庙舞楼94
附 现存部分古舞楼与舞楼碑志照片95
第十四章 戏曲轶闻、谚语,楹联98
第一节轶闻98
第二节 谚语99
第三节 戏曲楹联(古)100
传记编105
第十五章 演员传略105
第一节知名演员小传105
徐炳文105
黄元子105
李秀106
李三106
黄德芳106
赵留延106
邵会友107
林玉琴107
第二节主要演员简介107
黄振江107
刘艳云108
苏元超108
张振业108
苏兰芬108
第十六章 戏曲活动名人110
吕公溥110
魏园110
贾文黄110
郭西富110
李玉白111
郑红恩111
附 在新安县有较大影响的外地演员111
编后112
《新安县戏曲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修武县戏曲志
-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
-
- 延津县戏曲志
- 延津县《戏曲志》编辑室
-
- 新县戏曲志
-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
-
- 商城县戏曲志
-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
-
- 辉县戏曲志
- 1987
-
- 南乐县戏曲志
-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
-
- 固始县戏曲志
-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
-
- 温县戏曲志
-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
-
- 林县戏曲志
-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委会
-
- 光山县戏曲志
-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
-
- 内黄县戏曲志
-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委会
-
- 郏县戏曲志
-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