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整党学习辅导教材之三 增强党性 端正党风》求取 ⇩

第一部分:整党学习文件2

整顿党的作风(一九四二年二月一日)2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节录;一九三八年十月)30

全党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节录《论联合政府》的第五部分;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44

纪念白求恩(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53

为人民服务(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56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节录《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的第十部分;一九四九年三月五日)59

反对自由主义(一九三七年九月七日)61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 (一九五三年一月五日)66

第二部分:中指委通知和中央领导同志有关论述72

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三号通知72

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六号通知74

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七号通知77

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九号通知83

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第十二号通知87

胡耀邦:在剧本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节录)94

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节录)94

胡耀邦:在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节录)95

赵紫阳:关于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问题(节录)95

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节录)97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节录)97

陈云: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纪委召开的第三次贯彻《准则》座谈会纪要(节录)97

胡耀邦:搞好党风的几个问题(节录)102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节录)103

胡耀邦: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节录)104

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节录)105

胡耀邦: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录)106

邓小平:关于思想战线上的问题的谈话(节录)107

胡耀邦:在思想战线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节录)110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节录)112

胡耀邦:搞好党风的几个问题(节录)114

薄一波:在全国第二期整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录)118

胡启立:在全国第二期整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录)121

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促进安定团结(节录)122

赵紫阳:关于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问题(节录)123

胡耀邦: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问题(节录)124

第三部分:《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126

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日报》评论员126

不可低估官僚主义的危害 《人民日报》评论员135

乘胜前进,实现党风明显好转 《人民日报》社论137

坚持边整边改 《人民日报》评论员140

不做表面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142

反对浮夸,坚持求实 《人民日报》评论员143

端正党风,推进改革 《人民日报》评论员144

不义之财切莫取 《人民日报》评论员147

共产党员要自觉增强党性 《人民日报》评论员148

第四部分:整党工作经验152

北京外贸总公司边整边改的做法152

煤炭部党组抓住主要问题整改见成果155

大同市委果断查处大案要案,纠正不正之风157

合阳县整党促进党风好转和各项工作161

北京市着手清理整顿各种公司165

王市乡振兴企业不搞歪门邪道,端正党风促进各业兴旺166

第五部分:问题与解答170

1.进行党性、党风教育的方针、内容、目的是什么?170

2.什么是党性?171

3.目前党性不纯的主要表现是什么?172

4.为什么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性原则的要求?173

5.为什么说坚持群众路线是党性原则的要求?174

6.为什么说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性原则的要求?174

7.为什么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175

8.为什么说主观主义是党性不纯的表现?176

9.为什么说官僚主义、命令主义是党性不纯的表现?178

10.为什么说对党的政策阳奉阴违是党性不纯的表现?179

11.为什么说讲假话、大话、空话是党性不纯的表现?180

12.为什么说不顾大局、搞本位主义是党性不纯的表现?180

13.共产党员为什么要敢于同错误倾向和坏人坏事作斗争?181

14.共产党员为什么不能“一切向钱看”?182

15.为什么强调共产党员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184

16.共产党员为什么要有“自我牺牲”精神?185

17.为什么强调共产党员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186

18.党性不纯的党员如何争取做一个合格党员?188

19.什么是党风?189

20.党风和党性之间有什么关系?190

21.党风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192

22.为什么这次全面整党,要把整顿作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194

23.为什么说“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196

24.为什么说只有端正党风,才能正确制定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198

25.端正党风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是什么?199

26.为什么说只有搞好党风才能搞好民风?201

27.为什么把三大作风作为我们党统一的作风?202

28.为什么要发扬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203

29.怎样发扬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204

30.为什么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密切的联系?207

31.怎样继承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208

32.为什么要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210

33.怎样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212

34.有人说,坚持群众路线是领导干部的事,与一般党员关系不大,这种认识为什么不对?214

35.有人说,发扬民主就是“群众说了算”,这种说法为什么是错误的?215

36.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217

37.怎样理解“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219

38.为什么不能因为党内存在一些不正之风和官僚主义现象,就否认党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221

39.发展商品经济的新形势,对党员思想可能产生什么影响?222

40.为什么党领导全国政权以后,有些党员干部会产生脱离群众的倾向?224

41.执政党如果脱离群众,会造成什么严重危害?226

42.为什么执政党必须不断提高党员素质?228

43.为什么强调共产党员要保持共产主义纯洁性?230

44.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时候,共产党员如何保持共产主义的纯洁性?231

45.为什么说不正之风是经济犯罪活动的“避风港”?232

46.为什么说“关系学”是败坏党风的毒菌?233

47.新的不正之风的主要表现是什么?235

48.新的不正之风的严重危害是什么?236

49.怎样正确看待新形势下出现的不正之风?238

50.怎样刹住和纠正新形势下出现的不正之风?240

51.为什么有些单位纠正新的不正之风措施不力,行动迟缓?242

52.在纠正不正之风的问题上,有些干部为什么不敢“碰硬”?243

53.有人说,强调领导干部带头纠正不正之风,是“文革”中“矛头向上”的流毒没有肃清的表现,这种认识为什么是错误的?244

54.有些同志对端正党风信心不足,这种情绪为什么不对?245

55.有些同志担心纠正不正之风会损害党的形象,降低党的威信,这种担心为什么是不必要的?247

56.为什么必须克服极端个人主义思想?248

57.为什么提倡党政机关干部要“后天下之富而富”?249

1985《基层整党学习辅导教材之三 增强党性 端正党风》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 1985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增强党性端正党风(1987 PDF版)
增强党性端正党风
1987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端正党风学习材料  1(1986 PDF版)
端正党风学习材料 1
1986
整党学习材料(1948 PDF版)
整党学习材料
1948 华中新华书店
基层整党学习辅导材料之五  纯洁党的组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1985 PDF版)
基层整党学习辅导材料之五 纯洁党的组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1985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基层整党学习辅导教材之四  加强纪律增强党的战斗力(1985 PDF版)
基层整党学习辅导教材之四 加强纪律增强党的战斗力
1985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基层整党学习辅导教材之一  统一思想集中力量搞四化(1985 PDF版)
基层整党学习辅导教材之一 统一思想集中力量搞四化
1985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基层整党学习辅导教材之二  彻底否定“文革”  清除“左”的影响(1985 PDF版)
基层整党学习辅导教材之二 彻底否定“文革” 清除“左”的影响
1985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材料专辑(1986 PDF版)
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材料专辑
1986
基层整党问答(1985 PDF版)
基层整党问答
1985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党性·党风·党纪(1985 PDF版)
党性·党风·党纪
1985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党风·党纪·党性  学习《邓小平同志谈端正党风问题》(1982 PDF版)
党风·党纪·党性 学习《邓小平同志谈端正党风问题》
1982 北京:北京出版社
党性·党纪·党风(1984 PDF版)
党性·党纪·党风
1984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增强党性锻炼(1984 PDF版)
增强党性锻炼
1984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增强党的观念  党员学习材料  1(1972 PDF版)
增强党的观念 党员学习材料 1
1972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党章学习辅导(1997 PDF版)
党章学习辅导
1997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