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年报 1986》
作者 |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300 |
出版时间 | 198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57688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血吸虫病1
消灭传染源和重点灭螺措施对控制湖沼地区血吸虫病的效果观察1
山丘地区残存钉螺消长趋势及其流行病学意义的研究6
溴乙酰胺等杀螺药物杀灭蜗牛的试验和杀螺药物筛选8
胶乳凝集试验诊断血吸虫病的进一步研究10
酶联免疫电转移印斑技术的应用:13
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对成虫抗原的抗体应答13
细胞工程技术用于血吸虫病诊断和预防的研究16
抑制性酶联免疫试验检测血吸虫抗原19
一种在体外具有介导白细胞杀伤日本血吸虫童虫的单克隆抗体21
产孔的形态学证明25
日本血吸虫子胞蚴超微结构的研究:25
日本血吸虫尾蚴钻穿皮肤的方式及不同宿主皮肤对尾蚴转变为童虫的应答反应28
感染日本血吸虫病的小鼠与家兔吡喹酮疗效与血药浓度的关系34
体外不同发育期的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39
吡喹酮对日本血吸虫尾蚴和钻入小鼠皮肤童虫超微结构的影响42
吡喹酮在体外对中性粒细胞附着与杀死血吸虫童虫的观察46
日本血吸虫经吡喹酮作用后引起的中性粒细胞趋化性52
吡喹酮衍生物S83143及其盐类对小鼠血吸虫病的作用54
济南假单胞菌苗对吡喹酮治疗小鼠血吸虫病疗效的影响59
吡喹酮硅橡胶植入后小鼠血药浓度的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的计算62
吡喹酮硅橡胶植入物于小鼠体内及体外的药物释放64
几种人体吸虫的酚及酚酶组织化学定位66
日本血吸虫各发育阶段蛋白质组成的比较69
其因工程应用于日本血吸虫疫苗的研制71
1.日本血吸虫信使核糖核酸的分离及鉴定71
Oltipraz对日本血吸虫生化成份的影响73
日本血吸虫雄虫体壁磷酸戊糖支路代谢酶系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研究76
日本血吸虫cAMP磷酸二酯酶的研究79
血吸虫钙调蛋白与吡喹酮杀虫机理关系的研究82
预防血吸虫病药物的研究:85
吡唑并嘧啶类化合物及S79001类似物的合成85
杀螺药物的研究:取代脲和硫脲化合物的合成88
疟疾90
安徽省太平和旌德两县疟疾回顾性调查90
江西省鄱阳湖周围地区疟疾媒介调查92
海南岛残留微小按蚊生态的观察94
微小按蚊卵壳外膜超微结构96
二氯苯醚菊酯浸泡蚊帐防制中华按蚊效果观察97
间日疟原虫配子体某些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102
病人体温与间日疟原虫配子体活力周期性关系的观察106
对间日疟原虫配子体活力消长的进一步观察109
安徽地区恶性疟原虫抗氯喹虫株的分离及培养113
实验室生产旌德罗索虫有关生物学因素的研究114
醋酸纤维膜对流免疫法检查疟疾抗体的研究117
酮替芬治疗猴疟的研究119
酮替芬合并周效磺胺治疗疟疾现症病人的初步研究122
两种具有抗疟作用的酮替芬衍生物125
Dafequine及其衍生物的抗疟作用和急性毒性126
疟原虫组织期裂殖体杀灭药的初筛130
M8506等15个化合物与磷酸伯喹的疗效及毒性比较131
四种咯萘啶有机酸盐对鼠疟红内期原虫的持效作用137
咯萘啶最低有效浓度的测定及抗疟治疗剂量方案的探讨139
咯萘啶/磺胺多辛/乙胺嘧啶伍用对大鼠和小鼠的毒性及治疗恶性疟的效果142
伯氨喹与咯萘啶配伍的毒性与杀组织期疟原虫的实验研究144
咯萘啶、氯喹、阿的平、伯氨喹、呋喃嘧酮与苯硫脲嗪的小鼠微核试验147
咯萘啶、呋喃嘧酮与呋喃唑酮的染色体畸变试验150
不同抗疟药对伯氏疟原虫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的影响152
伯氏疟原虫氯喹对标记物的掺入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154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疟原虫DNA探针检测疟原虫157
磷酸伯氨喹、磷酸氯喹和M8506溶血毒性体外检测的初步研究159
根治间日疟新药的研究:5—三氟乙酰基伯氨喹的合成162
抗疟药氨酚喹杂环类似物的合成研究(Ⅱ)163
丝虫病169
丝虫病传播阈值和监测方法的研究:169
五、蚊媒实验感染和幼丝虫发育参数的观察169
六、第三年现场纵向观察173
24种3,4位取代的硝基呋喃化合物体外抗丝虫作用的构—效关系176
鼠伤寒沙门氏菌/微粒体酶系统检测苯硫脲嗪、M8506及奥苯达唑的致突变性180
钩虫病183
四川省部分地区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感染情况调查183
十二指肠钩虫幼虫在小鼠肌肉内延缓移行期间的实验治疗184
美洲钩虫的组织学观察186
美洲钩虫的组织化学观察189
驱钩虫新药三苯双脒(S83069)急性和亚急性毒性的观察193
S83069对美洲钩虫作用的观察195
S83069对美洲钩虫作用的组织化学观察198
驱肠道寄生虫新药三苯双脒及其类似物的合成199
黑热病203
陕北溴氰菊酯防治近野栖中华白蛉方法的研究203
陇南文县川北南坪白蛉与黑热病关系的初步考察204
新疆吐鲁番煤窑沟黑热病野生动物宿主调查206
以完整前鞭毛期原虫抗原进行ELISA诊断黑热病的研究207
斑点—ELISA检测黑热病抗体的研究210
黑热病循环抗原的检测及血清蛋白的分析212
其他214
海南岛黎族苗族居民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214
酶联免疫印渍法用于检测包虫病患者血清抗体的初步报告218
细粒棘球蚴囊的组织学及组织化学观察221
抗包虫药物的实验研究:223
Ⅰ.吡喹酮体外抗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作用223
PACTN-87药物动力学程序包230
抗阿米巴新药奥硝唑的合成233
1986年度本所发表的论文目录235
附录:本年报使用的缩写及符号240
1986《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年报 1986》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年报 1998
- 1993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
- 中国科学院年报 1986
- 1987
-
-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年报 1992
- 1993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
- 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年报 1986年
- 1986
-
- 中国医学科学院年报 1981
- 1981 中国医学科学院
-
-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年报 1989
- 1989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
-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年报 1995
- 1998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
-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年报 1993
- 1995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
-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年报 1992
- 1994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