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楚选 上》
作者 | 蒋善国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参考页数 | 181 |
出版时间 | 没有确切时间的资料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57534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古歌谣1
秋胡子引谚1
齐人东郭谣1
平原君引遗谚1
莱人歌1
齐婴儿谣1
古歌谣1
秋胡子引谚1
平原君引遗谚1
莱人歌1
齐婴儿谣1
齐人东郭谣1
田单守即墨歌2
田单守即墨歌2
吴夫差时童谣2
吴夫差时童谣2
楚人谣2
楚昭王时童谣2
徐人歌2
邺民歌2
邺民歌2
楚人谣2
楚昭王时童谣2
徐人歌2
牟子引古谚3
桓子新论引谚3
湘中渔歌3
新序3
越谣歌3
湘中渔歌3
越谣歌3
新序3
牟子引古谚3
桓子新论引谚3
薛将军歌4
古语4
月令注引里谚4
水经注引谚4
平城歌4
淮南王谣4
淮南王谣4
薛将军歌4
平城歌4
古语4
水经注引谚4
月令注引里谚4
卫皇后歌5
牢石歌5
琅琊里中为王吉语5
颍川歌5
匈奴歌5
卫皇后歌5
牢石歌5
琅琊里中为王吉语5
颍川歌5
匈奴歌5
城中谣6
廉叔度歌6
班昭女诫引鄙谚6
班固引谚论货殖6
益州民为尹就谚6
灶下养6
灶下养6
益州民为尹就谚6
班固引谚论货殖6
班昭女诫引鄙谚6
廉叔度歌6
城中谣6
献帝初幽州童谣7
后汉顺帝末京都童谣7
京兆为李燮谣7
灵帝中平中京都歌7
桓帝末京都童谣7
后汉顺帝末京都童谣7
献帝初幽州童谣7
京兆为李燮谣7
灵帝中平中京都歌7
桓帝末京都童谣7
逐弹丸8
五鹿歌8
范史云歌8
后汉灵帝末京都童谣8
桓灵时童谣8
五鹿歌8
范史云歌8
桓帝初小麦童谣8
桓帝初小麦童谣8
桓灵时童谣8
后汉灵帝末京都童谣8
逐弹丸8
魏明帝时宫人谣9
吴中童谣9
时人为周瑜谣9
陆凯引童谣9
晋惠帝元康中京洛童谚9
军中为典韦语9
军中为典韦语9
魏明帝时宫人谣9
吴中童谣9
时人为周瑜谣9
陆凯引童谣9
晋惠帝元康中京洛童谚9
吴郡民为邓攸歌10
陇上为陈安歌10
晋元康中洛中童谣10
何穆引鄙语10
司马越还洛时童谣10
太宁初童谣10
晋元康中洛中童谣10
何穆引鄙语10
吴郡民为邓攸歌10
司马越还洛时童谣10
太宁初童谣10
陇上为陈安歌10
阿子歌11
石头民为庾亮歌11
成帝末童谣11
阿子歌11
石头民为庾亮歌11
成帝末童谣11
太和末童谣12
京口民谣12
晋安帝元兴中童谣12
女儿子12
京口民谣12
太和末童谣12
女儿子12
晋安帝元兴中童谣12
三峡谣13
三峡谣13
俗传滟滪堆语13
东昏时百姓歌13
陈初时谣13
陈初时谣13
东昏时百姓歌13
俗传滟滪堆语13
咸阳王歌14
陈初童谣14
齐文宣将受禅时童谣14
李波小妹歌14
齐文宣将受禅时童谣14
李波小妹歌14
咸阳王歌14
陈初童谣14
时人为杨贵妃语15
鸳鸯树歌15
五代时湖州谚15
行都谚15
齐神武时邺中童谣15
唐观中高昌国童谣15
时人为杨贵妃语15
唐观中高昌国童谣15
鸳鸯树歌15
五代时湖州谚15
行都谚15
齐神武时邺中童谣15
何仲默引乡谚16
何仲默引乡谚16
时人为景泰五年殿试语16
夏至冬至谚16
夏至冬至谚16
时人为景泰五年殿试语16
川东人为流贼官军土兵谣17
杨慎引俗谚释密云不雨17
正德已巳川蜀童谣17
杨慎引俗谚释密云不雨17
川东人为流贼官军土兵谣17
正德已巳川蜀童谣17
杨慎引俗谚释禨羞18
燕人八达岭谚18
湖广民为王哲歌18
燕人八达岭谚18
塘下童谣18
南京童谣18
惠山街谣18
南京童子为马阮谣18
塘下童谣18
杨慎引童子歌谣释绿竹18
湖广民为王哲歌18
杨慎引童子歌谣释绿竹18
杨慎引俗谚释禨羞18
南京童子为马阮谣18
惠山街谣18
南京童谣18
黔西谣19
黔西谣19
福州九仙山谚19
永州雁湖雪峰山古谚19
绍兴民为汤绍恩歌19
沈荀蔚引童谣19
盐贩谣19
福州九仙山谚19
永州雁湖雪峰山古谚19
绍兴民为汤绍恩歌19
沈荀蔚引童谣19
盐贩谣19
四明鳘鱼谚20
江盈科引谚20
古谚20
陈尧咨梦独脚鬼歌20
京师谚20
苎麻谚20
李衎引新安紫竹谚20
陈翥引鄙谚论桐质20
四月占月谚20
六月占月谚20
朱翼中引古谚论酒20
四明鳘鱼谚20
古谚20
顾起元引南都闾巷常谚20
顾起元引南都闾巷常谚20
江盈科引谚20
朱翼中引古谚论酒20
六月占月谚20
四月占月谚20
陈翥引鄙谚论桐质20
李衎引新安紫竹谚20
苎麻谚20
京师谚20
陈尧咨梦独脚鬼歌20
戴柳谚22
田家五行志引谚22
田艺衡引谚论酒22
朱逸行吟22
京师风俗谚22
朱逸行吟22
京师风俗谚22
田艺衡引谚论酒22
戴柳谚22
田家五行志引谚22
陆佃引人语释鸠23
拜月叩星歌23
竞渡散船歌23
罗大经引谚占晴雨23
占年23
陆佃引人语释鸠23
拜月叩星歌23
竞渡散船歌23
罗大经引谚占晴雨23
占年23
华人为高昌人歌24
四月占年谚24
上巳听蛙声占年谚24
四月占年谚24
寒食占雨谚24
上巳听蛙声占年谚24
寒食占雨谚24
华人为高昌人歌24
地驱歌乐辞31
黄淡思歌辞31
横吹曲辞31
古情歌31
古情歌31
横吹曲辞31
黄淡思歌辞31
地驱歌乐辞31
紫骝马歌32
捉搦歌32
捉搦歌32
紫骝马歌32
地驱乐歌32
淳于王歌32
淳于王歌32
地驱乐歌32
折杨柳枝歌33
折杨柳歌辞33
幽州马客吟歌辞33
折杨柳歌辞33
幽州马客吟歌辞33
折杨柳枝歌33
吴声歌曲35
慕容家自鲁企由谷歌35
吴声歌曲35
子夜歌四十二首35
慕容家自鲁企由谷歌35
子夜歌四十二首35
春歌二十首38
春歌二十首38
子夜四时歌七十五首38
子夜四时歌七十五首38
夏歌二十首40
夏歌二十首40
秋夜十八首42
秋夜十八首42
冬歌十七首43
冬歌十七首43
上声歌八首45
上声歌八首45
前溪歌七首46
欢闻歌46
欢闻变歌六首46
欢闻歌46
欢闻变歌六首46
前溪歌七首46
团扇郎47
团扇郎47
桃叶歌三首48
碧玉歌48
桃叶歌三首48
长乐佳48
长乐佳48
碧玉歌48
欢好曲三首49
懊侬歌49
懊侬歌49
欢好曲三首49
华山畿50
华山畿50
读曲歌51
读曲歌51
青溪小姑曲55
江陵女歌55
青溪小姑曲55
江陵女歌55
西曲歌56
乌夜啼八曲56
乌夜啼八曲56
石城乐56
西曲歌56
石城乐56
采桑度57
三洲歌57
三洲歌57
采桑度57
江陵乐58
江陵乐58
青阳度58
青骢白马58
青骢白马58
青阳度58
安东平59
来罗59
来罗59
安东平59
孟珠60
那呵滩60
孟珠60
那呵滩60
夜度娘61
双行缠61
平西乐61
医乐61
长松标61
夜黄61
夜黄61
夜度娘61
长松标61
双行缠61
平西乐61
医乐61
攀杨枝62
寻阳乐62
拔蒲62
寿阳乐62
杨叛儿62
寿阳乐62
杨叛儿62
拔蒲62
寻阳乐62
攀杨枝62
二月歌63
西乌夜飞63
月节折杨柳歌63
正月歌63
西乌夜飞63
月节折杨柳歌63
正月歌63
二月歌63
五月歌64
三月歌64
四月歌64
五月歌64
六月歌64
七月歌64
三月歌64
四月歌64
六月歌64
七月歌64
八月歌65
闰月歌65
十一月歌65
十月歌65
九月歌65
八月歌65
十一月歌65
十二月歌65
闰月歌65
十月歌65
九月歌65
十二月歌65
杂曲歌辞66
襄阳乐66
苏小小歌66
长干曲66
杂曲歌辞66
长干曲66
苏小小歌66
襄阳乐66
海漫漫113
新乐府113
海漫漫113
上阳白发人113
新乐府113
上阳白发人113
新丰折臂翁114
新丰折臂翁114
太行路115
太行路115
缭绫116
骊宫高116
骊宫高116
缭绫116
盐商妇117
盐商妇117
隋堤柳118
隋堤柳118
草茫茫118
草茫茫118
天可度119
古冢狐119
天可度119
古冢狐119
昆明春120
昆明春120
缚戎人121
缚戎人121
杜陵叟122
卖炭翁122
卖炭翁122
杜陵叟122
时世妆123
母别子123
母别子123
时世妆123
陵园妾124
杏为梁124
陵园妾124
杏为梁124
井底引银瓶125
井底引银瓶125
闺情(秦清芬)137
闺情(秦清芬)137
鸟鸣涧(王维)143
曲江花(卢照邻)143
蜀道后期(张说)143
南楼望(卢僎)143
绝句五绝143
曲江花(卢照邻)143
蜀道后期(张说)143
南楼望(卢僎)143
途中(卢僎)143
鸟鸣涧(王维)143
绝句五绝143
途中(卢僎)143
敬亭独坐(李白)144
辛夷坞(王维)144
杂咏(王维)144
溪居(裴度)144
夜思(李白)144
鹿柴(王维)144
敬亭独坐(李白)144
夜思(李白)144
溪居(裴度)144
杂咏(王维)144
辛夷坞(王维)144
鹿柴(王维)144
宿建江(孟浩然)145
春晓(孟浩然)145
青溪半夜闻笛(李白)145
铜雀台(崔国辅)145
怨词(崔国辅)145
丽人曲(崔国辅)145
丽人曲(崔国辅)145
怨词(崔国辅)145
铜雀台(崔国辅)145
宿建江(孟浩然)145
春晓(孟浩然)145
青溪半夜闻笛(李白)145
伊州歌(盖嘉运)146
登鹳雀楼(王之涣)146
忆长安曲(岑参)146
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146
见渭水思秦川(岑参)146
长干曲(崔颢)146
伊州歌(盖嘉运)146
登鹳雀楼(王之涣)146
忆长安曲(岑参)146
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146
见渭水思秦川(岑参)146
长干曲(崔颢)146
江雪(柳宗元)147
江南曲(李益)147
塞下曲(卢纶)147
江雪(柳宗元)147
古别离(孟郊)147
子夜歌(晁采)147
子夜歌(晁采)147
古别离(孟郊)147
塞下曲(卢纶)147
江南曲(李益)147
河满子(张祜)149
莫愁乐(张祜)149
春闺怨(张仲素)149
行宫(元稹)149
塞下曲(许?)149
春闺怨(张仲素)149
行宫(元稹)149
莫愁乐(张祜)149
河满子(张祜)149
塞下曲(许?)149
乐边人(刘驾)150
田西边(刘驾)150
乐边人(刘驾)150
五情诗一首(曹邺)150
逢老人(隐峦)150
城上吟(子兰)150
田西边(刘驾)150
五情诗一首(曹邺)150
城上吟(子兰)150
逢老人(隐峦)150
宣城杜鹃花(李白)151
七绝151
凉州词(王翰)151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151
下江陵(李白)151
宣城杜鹃花(李白)151
望天门山(李白)151
七绝151
凉州词(王翰)151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151
望天门山(李白)151
下江陵(李白)151
答俗人问(李白)152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152
答俗人问(李白)152
凉州词(王之涣)152
长信秋词(王昌龄)15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152
长信秋词(王昌龄)152
闺怨(王昌龄)152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152
闺怨(王昌龄)15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152
凉州词(王之涣)152
凉州曲(柳中庸)153
征人怨(柳中庸)153
营州歌(高适)153
绝句(杜甫)153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153
回乡偶书(贺知章)153
凉州曲(柳中庸)153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153
绝句(杜甫)153
营州歌(高适)153
征人怨(柳中庸)153
回乡偶书(贺知章)153
古谣(王建)154
十五夜望月(王建)154
江陵使至汝州(王建)154
听旧宫人穆氏唱歌(刘禹锡)154
乌衣巷(刘禹锡)154
长门怨(裴交泰)154
长门怨(裴交泰)154
古谣(王建)154
十五夜望月(王建)154
江陵使至汝州(王建)154
听旧宫人穆氏唱歌(刘禹锡)154
乌衣巷(刘禹锡)154
村夜(白居易)155
吴中览古(陈羽)155
古树(徐凝)155
宫中词(朱庆馀)155
过勤政楼(杜牧)155
过勤政楼(杜牧)155
江南春(杜牧)155
江南春(杜牧)155
古树(徐凝)155
村夜(白居易)155
吴中览古(陈羽)155
宫中词(朱庆馀)155
赤壁(杜牧)156
泊秦淮(杜牧)156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156
襄阳曲(施肩吾)156
遣怀(杜牧)156
夜雨寄北(李商隐)156
赤壁(杜牧)156
泊秦淮(杜牧)156
遣怀(杜牧)156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156
襄阳曲(施肩吾)156
夜雨寄北(李商隐)156
寄外征衣(陈玉兰)157
陇西行(陈陶)157
江楼感旧(赵嘏)157
金缕曲(杜秋娘所歌)157
江楼感旧(赵嘏)157
新雁(杜荀鹤)157
金陵图(韦庄)157
陇西行(陈陶)157
寄外征衣(陈玉兰)157
金陵图(韦庄)157
金缕曲(杜秋娘所歌)157
新雁(杜荀鹤)157
无题(甘棠叟)158
无题(甘棠叟)158
旅思(陈见?)165
南歌子165
小令165
十六字令165
咏月(周邦彦)165
闺情(曹溶)165
秋思(汪森)165
咏月(周邦彦)165
南歌子165
闺夜(张渊懿)165
小令165
十六字令165
闺夜(张渊懿)165
旅思(陈见?)165
秋思(汪森)165
闺情(曹溶)165
本意(张志和)166
本意(白居易)166
渔歌子166
本意(丁炜)166
春闺(陈玉璂)166
忆江南166
本意(白居易)166
初夏(吴棠祯)166
渔歌子166
本意(张志和)166
本意(丁炜)166
初夏(吴棠祯)166
春闺(陈玉璂)166
忆江南166
怀旧(李后主)167
戏占(周纶)167
闺怨(温庭筠)167
怀旧(李后主)167
本意(王士禛)167
晚步(袁揆燮)167
晚步(袁揆燮)167
戏占(周纶)167
本意(王士禛)167
闺怨(温庭筠)167
捣练子168
捣练子168
忆王孙168
春景(秦观)168
夏景(秦观)168
夏景(秦观)168
春景(秦观)168
闺情(李后主)168
秋闺(李后主)168
忆王孙168
闺情(李后主)168
秋闺(李后主)168
草(葛震甫)169
寒夜(吴绮)169
秋景(秦观)169
冬景(秦观)169
寒夜(吴绮)169
冬景(秦观)169
草(葛震甫)169
秋景(秦观)169
宫词(王建)170
调笑令170
宫词(王建)170
春闺(陈见?)170
如梦令170
春景(秦观)170
调笑令170
春景(秦观)170
如梦令170
春闺(陈见?)170
钱塘(白居易)171
秋闺(李后主)171
长相思171
钱塘(白居易)171
惜别(林逋)171
惜别(林逋)171
闺怨(向镐)171
相见欢171
秋闺(李后主)171
相见欢171
闺怨(向镐)171
长相思171
闺情(杨慎)172
昭君怨172
雨(万俟雅言)172
雨(万俟雅言)172
春怨(万俟雅言)172
春怨(万俟雅言)172
昭君怨172
闺情(杨慎)172
生查子173
闺夜(韩偓)173
元夕(欧阳修)173
忆别(韦庄)173
忆别(韦庄)173
女冠子173
元夕(欧阳修)173
闺夜(韩偓)173
生查子173
女冠子173
闻李正之茶马讣音(辛弃疾)174
赠别(苏轼)174
点绛唇174
闺情(曾允元)174
卜算子174
闻李正之茶马讣音(辛弃疾)174
赠别(苏轼)174
卜算子174
闺情(曾允元)174
点绛唇174
惜花(刘克庄)175
菩萨蛮175
菩萨蛮175
闺情(李白)175
离思(萧淑兰)175
闺情(阙名)175
闺情(李白)175
惜花(刘克庄)175
离思(萧淑兰)175
闺情(阙名)175
采桑子176
罗敷媚(辛弃疾)176
采桑子176
罗敷媚(辛弃疾)176
别情(吕本中)176
采桑子(张金镛)176
双调诉衷情176
双调诉衷情176
别情(吕本中)176
采桑子(张金镛)176
博山道中即事(辛弃疾)177
晚春(黄庭坚)177
秋思(李白)177
忆秦娥177
眉意(欧阳修)177
博山道中即事(辛弃疾)177
晚春(黄庭坚)177
清平乐177
秋思(李白)177
忆秦娥177
眉意(欧阳修)177
清平乐177
秋思(李后主)178
闺夜(吴棠祯)178
山花子178
朝中措178
山花子178
秋思(李后主)178
闺夜(吴棠祯)178
朝中措178
浮远堂(闾邱次杲)178
浮远堂(闾邱次杲)178
风蝶令179
武陵春179
武陵春(辛弃疾)179
武陵春179
闺情(欧阳修)179
山中夜坐(辛弃疾)179
山中夜坐(辛弃疾)179
闺情(欧阳修)179
风蝶令179
武陵春(辛弃疾)179
浪淘沙180
怀旧(李后主)180
欢饮(欧阳修)180
重阳(苏轼)180
双调南乡子180
重阳(苏轼)180
双调南乡子180
欢饮(欧阳修)180
怀旧(李后主)180
浪淘沙180
虞美人181
感旧(李后主)181
虞美人(苏轼)181
虞美人(苏轼)181
感旧(李后主)181
虞美人181
《中国文艺楚选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蒋善国编 北京: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历史文选 上
- 1979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中国历代文选 上
- 1980.09
-
- 中国历史文选 上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楚文艺论集
- 1991 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
- 中国文艺年鉴 1935 上
- 1935
-
- 楚楚佳人传 上
- 1981 摘星杂志社
-
- 乌蒙诗刊 第2期 总第3期 1989
- 1985
-
- 柯涅楚克选集 上
- 1956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中国历史文选 上
- 199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中国历史文选 上
- 1961 北京:中华书局
-
- 中国历史文选 上
- 1991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楚艺术史
- 1995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