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笔下的京唐港》
作者 | 《京唐港报》编辑部 编者 |
---|---|
出版 | 《京唐港报》编辑部 |
参考页数 | 131 |
出版时间 | 没有确切时间的资料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55157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用“蓝色思路”改写“煤都历史” ——《唐山晚报》丁建国1
京唐港运营增量居全国之首 ——《河北日报》陈根才 钱宝琦 韩玉波7
高昂的“龙头” ——《唐山劳动日报》高秀英 沈孝达9
发挥京唐港龙头作用 加快唐山跨世纪发展 ——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16
京唐港提前55天完成全年运营任务 ——《唐山劳动日报》沈孝达 李杰 王小胜20
京唐港去年实现吞吐量651万吨省政府发来贺信表示热烈祝贺 ——《唐山劳动日报》刘树叁 李杰 韩进勇22
京唐港九号十号两个三点五万吨级泊位通航 ——《唐山劳动日报》李杰 段卫民 王小胜24
撤销京唐港管委会发起设立京唐港埠股份有限公司 ——《唐山劳动日报》新明27
我们有一个什么样的京唐港 ——《唐山劳动日报》王西连 果爱民30
面对WTO的京唐港 ——《唐山劳动日报》刘卫民34
托起蓝色的希望 ——《河北交通》齐燕 伊弘 苑迎选 沈孝达41
京唐港:圆“北方大港”之梦 ——《燕赵晚报》杨三追 陈纲49
京唐港吞吐量突破800万吨 ——《河北日报》郭猛51
京唐港去年货物吞吐量突破九百万吨 ——《唐山劳动日报》沈孝达 李杰 段卫民53
京唐港:为承德经济发展助一臂之力 ——《承德晚报》王德光 王立志56
京唐港龙头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河北经济日报》龙全忠 沈孝达 李杰60
京唐港半年运量首次突破500万吨 ——《河北日报》李杰 马志刚63
共持彩笔点“龙睛” ——《唐山劳动日报》唐雨青 马志刚 李杰 沙王斗64
京唐港治污不遗余力 ——《河北日报》李巍69
京唐港将扩建3.5万吨级航道 ——《唐山劳动日报》树滋71
京唐港外贸煤炭运量突破百万吨 ——《河北日报》刘树叁 石磊72
京唐港之路 ——《中国海洋报》张向冰 沈孝达 李杰 段卫民73
京唐港跨入沿海大港行列 ——《人民日报》沈孝达 武卫政80
京唐港跨入我国重要港口行列 ——《河北日报》钱宝琦 王晓东82
京唐港的春天 ——《唐山劳动日报》李焱85
“四轮驱动”使京唐港迅速崛起 ——《河北日报》王双秋 李焱89
京唐港务局以人为本上台阶 ——《唐山劳动日报》国忠 树滋 志远91
省委书记王旭东视察京唐港 ——《唐山劳动日报》世伟94
首钢领导来唐考察 ——《唐山劳动日报》角致纬96
京唐港和港务局长刘卫民 ——《报告文学》曾平98
阔步进入大港行列 ——《唐山劳动日报》王琳126
后记131
《记者笔下的京唐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京唐港报》编辑部 《京唐港报》编辑部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古人笔下的北京风光 古代北京游记今译赏析
- 1992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
-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芦浦笔记
- 1986
-
- 中外记者笔下的第二世界大战
- 1987年03月第1版 东方出版社
-
- 梅楞章京笔记
- 台湾:文海出版社
-
- 南皋笔记 下
- 上海进歩书局印行
-
- 南皋笔记 下
- 进步书局
-
- 历代笔记 下
- 1992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
- 记者笔下的中国保险业
- 1988 北京:新华出版社
-
- 记者笔下的抗日战争
- 1995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 凌云健笔 中国记者中的大手笔
- 1999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中外记者笔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 1987 北京:东方出版社
-
- 自强者笔记
- 1985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中外记者笔下的第一代中共领袖
- 1992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
- 中国人民的儿子 记者笔下的邓小平
- 1995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中外记者笔下的毛泽东
- 1993 沈阳:沈阳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