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报告 第5册 1958.9-1960.6》
作者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海洋组海洋综合调查办公室编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120 |
出版时间 | 196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53225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六章中国近海的海流系统3
引言3
第一节余流与风的关系4
一 概况4
二 表层余流与风的偏角关系7
三 表层余流的风因子10
四 风对海流的影响深度13
五 风的副作用所引起的上升流14
第二节渤、黄、东海的环流19
一台湾暖流19
(一)途径20
(二)暖流的性质及其与水系的关系20
(三)季节变化27
二黄海暖流及其余豚30
(―)概况30
(二)暖流的性质33
(三)暖流的季节变化35
三 黄海冷水团密度环流41
四渤海环流45
(一)劝海海峡的海流46
(二)渤海环流的概况51
五辽南沿岸流及黄海沿岸流54
(一)辽南沿岸流54
(二)黄海沿岸流55
(三)成山头附近的逆流现象57
六 东海沿岸流59
第三节南海环流62
一 南海沿岸流62
二南海暖流64
(一)强盛期(6—9月)64
(二)衰退期(10—1月)74
(三)恢复期(2—5月)77
结语83
参考文献84
第七章中国近海的潮波系统89
第一节资料整理方法89
一潮流资料整理方法89
(一)潮流调和常数的计算89
(二)潮流椭圆要素和非调和常数的计算93
(三)潮流预报94
(四)潮流预报的准确度95
二 潮汐资料整理方法96
第二节潮波系统97
一潮波系统97
(一)潮波的传播97
(二)渤、黄海的潮波波节位置和海区自由振动周期的计算99
(三)M2半日潮波102
(四)K1日潮波105
二主要分潮流的分布规律106
(一)半日分潮流106
(二)日分潮流108
三 潮汐性质和潮流性质110
四 最大可能潮差和最大可能潮流111
五潮流的垂直分布112
(一)各分潮流平均最大流速(W最大)的垂直分布112
(二)潮流性质的垂直分布115
(三)各分潮流最大流速到达时间(τ)的垂直分布117
(四)各分潮流最大流速的方向(γ)的垂直分布118
(五)分潮流的椭圆率(W最小/W最大)的垂直分布118
参考文献120
1964《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报告 第5册 1958.9-1960.6》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海南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研究报告
- 1996 北京:海洋出版社
-
- 天津市海洋渔具调查报告 第1册
- 1966
-
- 海洋调查规范 第5分册 海洋生物调查
- 国家海洋局
-
- 海洋调查规范 第4册 海洋地质调查
- 国家海洋局
-
- 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
- 1996 北京:海洋出版社
-
- 太湖综合调查初步报告
- 1965 北京:科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