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革命史 上》
作者 | 何干之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07 |
出版时间 | 195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1010·1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4995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五四运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1919年5月至1921年6月)3
一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及其失败。3
二 中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出现及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工业无产阶级的成长。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初期工人运动。8
三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世界意义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13
四 五四爱国运动。六三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参加斗争。新文化运动及其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6
五 1919年共产国际的成立。列宁和共产国际关于殖民地革命的纲领和策略方针。21
六 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结合。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27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1921年7月至1923年12月)35
一 1921年至1923年国际环境,华盛顿会议和帝国主义分割中国的协议。35
二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规定党的组织原则。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党的纲领路线。37
三 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湖南工人运动。京汉铁路工人政治大罢工。43
四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统一战线策略的基本原则。49
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结束语53
第三章 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革命运动的高涨(1924年1月至1926年7月)55
一 1924年至1927年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55
二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人运动的复兴,农民运动的兴起。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会议运动的发展。58
三 中国工人反日罢工斗争。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5月30日上海反帝国主义运动。广州香港大罢工。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全国农民运动的继续发展。64
四 毛泽东同志阐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思想。戴季陶的反动思想。蒋介石右派篡夺革命领导权的阴谋。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集团对蒋介石的退让。72
第四章 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紧急阶段(1926年7月至1927年7月)80
一 北伐战争前的国内形势。北伐军向长江流域推进。北伐战争中阶级关系的新变化。80
二 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的指示。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运动。毛泽东同志关于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的科学理论。85
三 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武汉九江工人收回租界的斗争。上海工人三次起义。南京的攻取和英美炮击南京事件。蒋介石举行4月12日的反革命政变。95
四 武汉时期工农群众运动继续高涨。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紧急阶段的指示。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01
五 反革命进攻中武汉国民党的动摇。陈独秀投降主义路线对革命的危害。汪精卫集团的叛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109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结束语115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低潮,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1927年8月至1931年9月)118
一 1927年革命失败后的政治形势,革命转入低潮。118
二 中国革命由进攻到退却的转变过程。中国共产党对党内第一次“左”倾路线的纠正。123
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造。128
四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理论。131
五 中央及其他根据地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对党内第二次“左”倾路线的纠正。红色地区的土地革命路线和土地政策。138
六 建设红军和红军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红色区域粉碎蒋介石反动派第一、二、三次围攻战争。中国革命走向高潮。145
第六章 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中国共产党纠正党内“左”倾路线彻底走上布尔什维克化的道路(1931年9月至1935年12月)151
一 1929年至1932年国际形势,新战争的威胁。151
二 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北。全国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54
三 第三次“左”倾路线的形成。在“左”倾路线指导下有利革命形势的丧失。157
五 在第三次“左”倾路线指导下第五次反围攻斗争的失败。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大转移。158
四 全国革命高潮暂时低落时期的抗日反蒋斗争。161
六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红军北上抗日中反张国焘错误路线的斗争。红军长征的胜利。172
第七章 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国内和平的新时期(1935年12月至1937年7月)180
一 1933年至1935年国际环境,新的帝国主义战争的开始。180
二 中国官僚资本主义的形成。国民党统治区日益殖民地化。美英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斗争。182
三 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北部。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救国宣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186
四 中国共产党12月中央会议。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189
五 中国共产党采取逼迫蒋介石抗日的政策。时局转折点的西安事变。抗日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193
六 毛泽东同志从事理论工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基础。199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结束语206
1957《中国现代革命史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何干之主编 1957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革命史 上
- 1983 北京:红旗出版社
-
- 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
- 1987.10
-
- 中国革命史 上册
- 1983
-
- 中国现代革命史
- 中大教务处
-
- 中国现代革命史
- 中原大学教务处
-
- 中国现代革命史讲话 下
- 1957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 中国现代革命史 下
- 195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
- 1948 辽北书店
-
- 中国现代革命史讲话
- 1957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 中国现代革命史讲话 上
- 1957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 1997 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
- 现代中国革命史话
- 1951 开明书店
-
- 中国革命与现代化史论
- 1995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