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有色金属 教育事业》
作者 | 《当代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编委会编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373 |
出版时间 | 198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48765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言1
上编 有色金属全日制高、中等专业教育3
第一章 全日制高、中等专业教育的发展概况3
第一节 建国前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回顾3
第二节 全日制高、中等专业教育在新中国的发展与成就6
第二章 蓬勃发展的七年(1949~1956年)13
第一节 艰苦创业,八所院校先后成立13
第二节 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积极进行教学改革16
第三节 一支新的师资队伍迅速成长20
第四节 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22
第五节 有色金属工业院校在蓬勃发展中前进23
本章小结27
第三章 曲折前进的十年(1957~1966年)29
第一节 在“左”的错误的影响下,全日制高、中等专业教育经历了曲折发展的道路29
第二节 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和《高校六十条》的贯彻36
第三节 全日制高、中等专业教育在调整中稳步发展43
本章小结50
第四章 灾难深重的十年(1966~1976年)52
第一节 全日制高、中等专门教育遭受空前浩劫52
第二节 广大师生采取各种方式与“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进行抵制和斗争66
本章小结68
第五章 走向振兴的七年(1977~1983年)70
第一节 拨乱反正,教育工作重新走上正轨70
第二节 适应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需要,对学校和专业进行了调整74
第三节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又红又专的人才78
第四节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进行教学改革80
第五节 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88
第六节 科学研究面向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90
第七节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有了提高98
第八节 教育经费增加,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101
第九节 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106
第十节 按照干部“四化”的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建设108
本章小结109
第六章 二○○○年展望111
附录一 有色金属全日制高、中等专业教育大事记119
附录二 十所有色金属工业院校校史简介176
附录三 十所有色金属工业院校基本情况统计表202
下编 有色金属职工教育255
第一章 建国初期的职工教育(1949~1956年)255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255
第二节 扫盲识字与普及初等教育258
第三节 干部培训265
第四节 工人培训270
第二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职工教育(1957~1966年)275
第一节 曲折发展275
第二节 文化教育278
第三节 技术业务培训284
第四节 技工学校、半工半读学校290
第三章 十年动乱中的职工教育(1966~1976年)296
第一节 职工教育受到全面破坏296
第二节 “七二一”大学297
第四章 新时期的职工教育(1977~1985年)300
第一节 全员培训及成果300
第二节 “双补”教育311
第三节 干部培训319
第四节 职工高、中等专业教育328
第五节 工人技术培训353
第六节 初、中等文化教育358
第七节 技工学校360
第五章 本世纪末职工教育展望370
编后记373
1986《新中国有色金属 教育事业》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新中国有色金属 锡工业
- 1985
-
- 新中国有色金属 镍钴工业
- 1986
-
- 新中国有色金属 铝镁合金加工工业
- 1987
-
- 新中国有色金属 铝镁工业
- 1986
-
- 新中国有色金属 铍加工工业
- 1987
-
- 新中国有色金属 基本建设
- 1987
-
- 新中国有色金属 钛合金加工工业
- 1988
-
- 新中国有色金属 硬质合金工业
- 1987
-
- 新中国有色金属 重有色金属合金加工工业
- 1987
-
- 新中国有色金属 地质事业
- 1987
-
- 新中国有色金属 贵金属工业
- 1987
-
- 新中国有色金属 采矿工业
- 1987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