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日谈:关于文化重建与中国前途的对话》
作者 | 金观涛,刘青峰著 编者 |
---|---|
出版 | 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
参考页数 | 366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62257445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1858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献给那些不愿意放弃希望的人们1
第一天「五四」时代还没有结束吗?3
第一节 有没有历史的轮回?3
第二节 走出时代的峡谷12
第二天重新认识社会主义21
第一节 道路:它的错觉和希望21
第二节 超越贫困的梦想23
第三节 民族主义的曲折归宿26
第四节 掌握工具还是被工具所掌握?33
第三天科学文化和历史社会的相互作用39
第一节 科学主义和社会主义39
第二节 波普尔的预见和失误46
第三节 意识型态社会工程55
第四天两千年和四十年:社会结构的比较65
第一节 民族独立的代价:官僚机构膨胀65
第二节 必然与偶然:台湾模式的讨论74
第五天从大跃进到文化革命85
第一节 谁放弃了新民主主义85
第二节 直观理性是怎样丧失的?94
第六天对道德勇气和社会责任感的呼唤109
第一节 理性的沉睡——「文革」前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109
第二节 立场中心主义膨胀的不可避免性118
第七天我们往何处去?135
第一节 什么是理想社会?135
第二节 克服僵化的纠错机制144
第八天现代化与后工业社会159
第一节 什么是现代化?159
第二节 解除魔咒与走出角色163
第三节 科学理性是一种超文化167
第四节 西方价值失落和中国可能的贡献172
第九天中国文化的解构和重建179
第一节 泛道德主义和脆性社会结构179
第二节 超越道德的思想188
第三节 指向自己的道德原则196
第十天面对无穷的困惑209
第一节 规范认同:修改规则的规则209
第二节 知识真理型文化结构218
后记229
附录231
儒家文化的深层结构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231
试论文革前当代中国知识分子道德勇气的沦丧251
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及其缺陷——论大跃进和文化革命中理性的丧失287
现代化与理性社会333
民主与理性精神355
1990《新十日谈:关于文化重建与中国前途的对话》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金观涛,刘青峰著 1990 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文化史新论 关于文化传统与中国现代化
- 1987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台湾前途对谈录 读卖新闻
- 1989
-
- 中国的前途
- 1985年08月第1版
-
- 中葡关系与澳门前途
- 澳门基金会
-
- 中国抗战的前途
- 1937
-
- 海关权与民国前途
- 1928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入“关”前后 谈中国重返关贸总协定
- 1992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关于新基本粒子观的对话
- 1965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关于重庆谈判
- 1975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当代中国的命运与前途
- 1992 北京:团结出版社
-
- 中国与香港的前途
- 1984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