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戏曲志 淮海戏志》

综述1

图表19

剧种分布图21

大事年表23

志略55

剧目57

一把刀58

十里香58

十年夫妻重团圆59

儿女情59

三上马60

三下青龙山60

三不上当61

三代民兵61

三岔路口61

三治辕马62

三拜堂62

三星落63

大书馆63

大后方64

大佛殿64

大金镯64

万家福65

小书馆65

小板凳66

小燕山66

小镇有口甜水井66

小鳌山67

六塘河畔67

火烧红门68

乌江悲歌68

友谊关下69

丹青梦70

分裙记70

月牙楼70

月儿圆了71

包公铡国舅71

白马吟72

半世奇缘72

田状元相亲73

节妇吟73

西京遗恨74

西歧州74

四牌楼74

代代乡长75

生死怨75

皮秀英四告76

孙明芝76

安东纪事77

妇女解放78

好会计78

光棍庄的喜事78

红尘悲歌78

红桃园传奇79

红梅盒80

买猪卖猪80

花大姑说媒80

花烛奇案81

快乐的苦恼81

李月英寻夫82

吴汉三杀82

孝灯记83

豆腐宴83

杏花烟雨84

两亲家84

两盏铜灯85

岔路口85

张冠李戴86

姐妹花86

夜战北平关87

青虹剑87

卖猪记88

果园风情88

邻里之间89

陈毅三会韩德勤89

赵士虎90

草包村长90

柳叶儿90

春天的事业91

春风秋雨91

春回粮仓92

春梅92

送花92

送碗93

拾稖头93

南归怨93

骂鸡94

复查94

借刀95

借驴95

海上擒敌95

海外姨妈96

海花96

“部长”存钱97

爱与恨97

换礼98

换麦种98

柴米河畔98

骆马湖传奇99

扇坟记99

接媳妇100

菊花魂100

喇叭声声100

银滩血泪101

野蔷薇101

葵花路101

韩余娟102

喜相逢102

悲喜泪102

登记飞马店103

痴哥与傻妹103

错字104

劈浪行104

樊梨花104

霍秀英105

鹰飞亭105

音乐107

淮海戏音乐的形成与发展107

淮海戏音乐的形态及特征147

表演167

脚色行当体制与沿革168

旦行168

正旦168

耍笑旦169

彩旦169

老旦169

手巾片子169

死老嫚子169

歹婆子170

正工老旦170

花脸旦170

小旦170

奶小旦170

武旦170

武小旦171

武跌旦171

丫头171

生行171

老生172

正工老生172

小生172

奶小生173

扇子小生173

文堂生173

官生173

武生173

武小生173

丑行174

大架丑174

大乙丑175

小架丑175

小耍丑175

奶丑175

奶小丑175

老丑176

袍带丑176

花脸行176

黑花176

大花脸176

二花脸176

附:淮海戏部分传统剧目脚色行当一览表177

特殊身段与特技179

大站肩179

小站肩179

穿袖180

驾云180

滚叉180

踩板180

野鸡溜181

狗套头礼181

鬼扯转181

猪掉腰181

高飞毛181

鸡刨塘181

风车181

单展翅182

三人忙182

涮刀182

喷火182

引子182

念白183

183

183

站门183

挖门183

掩门183

打点开门183

两望门183

双望门183

正中门183

报门183

旦行扭法183

小扭184

大扭184

狂扭184

生行指法184

单指184

剑指184

香炉脚185

点指185

三指185

四指185

平指185

抖指185

立指185

摊指185

颤指185

蒲扇指185

持扇指185

丑行步法186

短走186

挨窝走186

鳖走186

排水走186

耍水走186

拍脚走186

膝盖走186

狗颠疯186

鸭子云186

锥把子186

提泪186

摁泪186

喜鹊口187

剧目选例187

催租187

闹酒馆188

闹楼189

打干柴190

挡马191

三拜堂192

三怕195

扇坟记196

金哥进府198

拾稖头199

春天的事业200

舞台美术203

脸谱204

服饰204

砌末205

髯口205

火彩206

舞台设施206

舞台设计图207

机构210

艺术教育210

淮阴市戏剧学校210

灌云县文艺学校211

涟水县文艺学校212

新海连市戏剧学校213

灌南县艺术学校214

连云港市艺术学校214

伊山中学淮海戏专业班214

班社与剧团215

于登元班216

杨如刚班217

王大娘戏班217

王春宝戏班218

吕桂生戏班218

杨洪学班219

霍启台班219

小谷班220

葛兆田班220

花如明班221

孟庆长班221

朱文胜班222

小白牙班222

包殿珠班222

佘之山班222

王桂卿班223

梁小林班223

曹小玲班223

霍桂珍班224

杨素云班224

沭阳县淮海剧团224

灌云县淮海剧团225

东海县淮海剧团228

泗阳县淮海剧团228

江苏省淮海剧团229

灌南县淮海剧团232

宿迁县淮海剧团233

淮北盐场淮海剧团234

涟水县淮海剧团234

连云港市淮海剧团235

响水县淮海剧团237

附:其它淮海戏班社一览表239

业余剧团241

泗阳县里仁剧团242

灌沭中学文工团242

泗沭县李口区人民解放剧团243

泗沭县张圩剧团243

新海连市龙尾区业余剧团244

新海连市搬运文工团245

灌云县白蚬乡业余剧团245

灌南县潘亭乡剧团246

沭阳县亚华剧团247

灌南县孟兴庄乡淮海剧团247

沭阳县向阳淮海剧团247

灌南县汤沟淮海剧团248

沭阳县南关乡淮海剧团248

群众团体和研究机构248

江苏省淮海戏研究会248

泗阳县淮海戏协会249

东海县万匹乡俱乐部249

沭阳县抗日艺人救国会249

演出习俗251

打门头词251

下场子251

顶荡子251

碰班252

一脚踢252

班头252

大班子252

开小班子252

搭班252

开账252

道辛苦253

不“砸”人253

不唱对台戏253

养老253

不得暗自偷戏253

招待253

敬祖师253

敬老郎、执班规253

敬台神254

学戏254

拜师254

祭台254

封箱戏254

开箱糕254

开妆254

跳加官255

开台锣鼓255

开锣戏255

砸彩255

风搅雪255

“小大戏”255

两合水256

耍小辫子256

谢赏256

签子手256

打彩256

季节班256

点戏256

一锣戏和半锣戏256

三台四做和五台六做256

唱堂会257

集会戏257

兴集戏257

灯花戏257

过坝戏257

拆账257

九龙口258

堂鼓258

月忌258

忌“砸”258

忌字258

十大班规(连云港一带)258

十大班规(淮阴一带)259

报刊专著260

淮海戏音乐260

淮海戏曲调介绍260

淮海戏艺术研究260

淮海戏传统剧目汇编261

淮海戏保留传统剧目261

淮海戏革命战争年代现代剧目集262

淮海戏音乐论文辑262

淮海戏音乐集成263

轶闻传说264

阁老、翰林与海州小戏264

王大娘行话骂劣绅264

一场特殊的演出265

李一氓选演员266

朱先生灵堂编剧267

淮海小戏跟随雄师渡大江267

效果枪声退顽敌268

演出组智用行话脱险境268

惠省长关心淮海戏事业二、三事269

谚语口诀行话270

谚语270

口诀276

行话277

附:言子278

传记285

林六娘287

王大珍287

单维礼288

陈学富288

葛兆田289

王大娘289

王春宝290

杨洪学290

吴九思291

张德荣291

唐学全292

霍艾女292

曹宜殿292

邱大娘293

黄淑珍294

周甫标294

葛绍玉294

徐庆标295

孙维兰295

庞维汉295

陈兆金296

马又之296

刘会成297

佘之山297

滕锡纯297

王云桥298

袁士琢299

吕文桥299

邵惠川300

潘影300

刘长珍301

顾品寅301

姚少鹏302

高琦302

温士奇303

章希召304

温林304

王奎元305

吴可久305

杨云发306

史居正306

钱杰307

附录309

淮海戏参加省以上(含省)专业剧团调(汇)演剧目一览表311

在省级以上(含省)发表的淮海戏理论文章一览表317

淮海戏副高以上(含副高)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一览表321

淮海戏艺术人员参加中国戏剧家协会和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一览表323

江苏省淮海戏研究会324

淮海戏研究会章程324

淮海戏研究会组织名单326

剧协江苏分会秘书长陈坤同志的讲话328

中共淮阴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应民同志的讲话331

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艺术处的贺信332

适应形势而建,为着剧种而立333

淮海戏研究会第一次理事会(扩大)会议纪要339

首届淮海戏研究会会长、副会长简介347

关于淮海戏艺术状况的调查和意见349

江苏省淮海戏中青年演员广播演唱评奖获奖演员名单354

淮海戏研究会换届选举圆满成功355

淮海戏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名单357

第二届淮海戏研究会会长、副会长、副秘书长简介358

杨秀英舞台生活四十周年364

淮阴市文化局、淮阴市文联、淮阴市戏剧家协会、泗阳县人民政府在“杨秀英舞台生活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贺词364

四十余年朝暮——浅谈淮海戏著名演员杨秀英的表演艺术366

江苏省首届淮海戏节375

江苏省首届淮海戏节组织机构375

江苏省首届淮海戏节获奖名单377

江苏省第二届淮海戏艺术节381

淮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举办江苏省第二届淮海戏节的通知381

关于公布江苏省第二届淮海戏艺术节组委会组成人员的通知384

江苏省第二届淮海戏艺术节演出日程安排表386

江苏省第二届淮海戏艺术节组委会组成人员387

江苏省第二届淮海戏艺术节评委会组成人员387

江苏省第二届淮海戏艺术节组委会办公室组成人员388

江苏省第二届淮海戏艺术节评奖结果389

后记393

1999《江苏戏曲志 淮海戏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江苏戏曲志》编辑委员会,《江苏戏曲志.淮海戏志》编辑委员会 1999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江淮戏曲谱(1985 PDF版)
江淮戏曲谱
1985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两条路线斗争史讲义  (修改稿)(1974 PDF版)
中国共产党两条路线斗争史讲义 (修改稿)
1974
通海县戏曲志(1997 PDF版)
通海县戏曲志
1997
江苏戏曲  创刊(1959 PDF版)
江苏戏曲 创刊
1959
郸城戏曲志( PDF版)
郸城戏曲志
新县戏曲志( PDF版)
新县戏曲志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
辉县戏曲志(1987 PDF版)
辉县戏曲志
1987
息县戏曲志( PDF版)
息县戏曲志
温县戏曲志( PDF版)
温县戏曲志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
林县戏曲志( PDF版)
林县戏曲志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委会
郏县戏曲志( PDF版)
郏县戏曲志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
孟县戏曲志( PDF版)
孟县戏曲志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委会
陕县戏曲志( PDF版)
陕县戏曲志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委会
淮滨县戏曲志( PDF版)
淮滨县戏曲志
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
江苏戏曲志·扬州卷(1997 PDF版)
江苏戏曲志·扬州卷
1997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