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合金及熔炼 铸铁部分》
作者 | 东北七院校铸造专业教材联合编写组编写 编者 |
---|---|
出版 | 东北七院校铸造专业教材联合编写组 |
参考页数 | 322 |
出版时间 | 197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1016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篇铸铁2
第一章灰口铸铁2
第一节 灰口铸铁的规格和用途2
第二节灰口铸铁的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关系5
一 石墨对灰口铸铁机械性能的影响12
二 基体对灰口铸铁机械性能的影响12
第三节灰口铸铁的结晶12
一 初生奥氏体的结晶27
二 石墨结晶概述27
三 初生石墨的结晶27
四 共晶石墨的结晶过程27
五 灰口铸铁的二次结晶27
六 灰口铸铁的金相检验标准27
第四节影响灰口铸铁组织形成的因素27
一 化学成分对灰口铸铁组织的影响42
二 冷却速度对灰口铸铁组织形成的影响42
三 孕育处理对灰口铸铁组织形成的影响42
四 配料制度对灰口铸铁组织形成的影响42
五 其他因素的影响42
第五节灰口铸铁件的生产42
一 灰口铸铁化学成分的选择62
二 灰口铸铁的孕育处理62
三 稀土高牌号灰口铸铁62
四 灰口铸铁的铸造性能62
五 灰口铸铁件的典型工艺分析62
第二章球墨铸铁62
第一节球墨铸铁的机械性能和金相组织62
一 球墨铸铁的机械性能特点及应用67
二 球墨铸铁机械性能与金相组织的关系67
第二节球墨铸铁结晶67
一 球墨的析出72
二 球墨的生长72
三 球墨的生成条件72
第三节 球墨铸铁化学成分的选择72
第四节球化剂及球化处理79
一 球化剂90
二 球化处理工艺90
三 孕育处理90
四 炉前检验90
第五节球墨铸铁的铸造性及工艺特点90
一 流动性94
二 线收缩94
三 体收缩94
四 应力与裂纹94
五 球墨铸铁的工艺特点94
第六节球墨铸铁的缺陷分析94
一 缩松101
二 夹渣101
三 皮下气孔101
四 石墨漂浮101
第七节球墨铸铁的热处理101
一 球铁的金相学特点116
二 不同正火温度下组织与性能的变化116
三 球铁的热处理工艺116
四 球铁的中温等温转变和等温淬火116
五 球铁的低温转变和调质处理116
第八节地方生铁的应用116
一 高硫生铁的应用122
二 高磷生铁的应用122
三 高硅高锰生铁的应用122
第三章可锻铸铁122
第一节白口坯件的石墨化过程122
一 用高温金相显微镜对白口坯件转变过程的观察125
二 固态石墨化机理125
三 第二段石墨化125
第二节可锻铸铁的成分选择125
一 化学成分的选择130
二 微量元素和合金元素130
第三节可锻铸铁的快速退火130
一 低温处理和加铝孕育136
二 铋铝和硼铋铝复合孕育136
三 硅系复合孕育和高硅加铋136
第四节 珠光体可锻铸铁136
第五节可锻铸铁的工艺特点136
一 浇注系统142
二 暗冒口142
三 金属型142
四 可锻铸铁的“回火脆性”142
第四章特种铸铁142
第一节耐磨铸铁142
一 耐磨铸铁概述158
二 在润滑磨损条件下工作的耐磨铸铁158
三 在磨料磨损条件下工作的抗磨铸铁158
第二节耐热铸铁158
一 耐热铸铁概述166
二 铸铁在高温时的破坏166
三 影响铸铁耐热性的因素及其提高途径166
四 常用耐热铸铁件生产实例166
第三节耐蚀铸铁166
一 耐蚀铸铁概述172
二 影响铸铁耐蚀性的因素及其提高的途径172
三 耐蚀铸铁件生产实例172
第四节冷硬铸铁172
一 冷硬铸铁的基本原理177
二 影响白口层的各种因素及其控制177
三 冷硬轧辊生产实例177
小结177
第二篇铸铁的熔化179
第五章冲天炉179
第一节焦炭179
一 冲天炉用焦的基本性质184
二 我国冲天炉用焦的基本情况184
第二节冲天炉熔化的基本规律184
一 冲天炉内燃料的燃烧202
二 冲天炉内热交换202
三 冲天炉内元素的变化202
第三节影响冲天炉熔化过程的因素202
一 焦炭的影响210
二 风的影响210
三 炉料的影响210
第四节冲天炉强化210
一 三排小风口冲天炉222
二 中央送风的应用222
三 曲线炉膛的应用222
四 双层送风的应用222
五 热风的应用222
六 多排风口的应用222
七 二次送风的应用222
第五节各种铸铁的熔化特点222
一 球墨铸铁的熔化特点226
二 可锻铸铁的熔化特点226
第六节冲天炉熔化的控制226
一 炉况判断234
二 事故排除234
三 配料计算234
第七节冲天炉结构参数确定234
一 炉径242
二 有效高度242
三 炉缸高度242
四 送风系统242
五 前炉242
六 炉顶部分242
七 水冷装置242
第八节勺炉的应用242
一 基本结构248
二 修炉248
三 熔化操作248
第六章油炉、煤粉炉248
第一节油炉和煤粉炉的基本结构248
一 炉体249
二 油、煤粉供给系统249
三 送风系统249
第二节油和煤粉的“旋风燃烧”249
一 煤粉的燃烧特性260
二 油的燃烧特性260
第三节油炉、煤粉炉的熔化与过热特点260
一 铸铁的熔化264
二 铸铁的过热264
第四节元素变化及炉衬侵蚀特点264
一 元素变化特点267
二 炉衬侵蚀的特点267
第五节油炉、煤粉炉基本参数确定267
一 竖炉结构272
二 环形火道及火口272
三 过桥结构272
四 前炉结构272
第六节喷咀的选用与调正272
一 涡流式机械喷咀288
二 涡流式高压喷咀288
三 涡流式低压喷咀288
四 喷咀的近似计算288
五 煤粉供给设备288
第七章化铁炉用鼓风机288
第一节化铁炉常用的风机288
一 8—18型高压离心通风机294
二 罗茨鼓风机和叶氏鼓风机294
第二节风机参数的计算294
一 风量的确定302
二 阻力计算—风压的确定302
第三节 风机的选择302
附表与附图306
1974《铸造合金及熔炼 铸铁部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东北七院校铸造专业教材联合编写组编写 1974 东北七院校铸造专业教材联合编写组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合金的熔炼与铸造 上
- 1964 北京航空学院
-
- 铸造有色合金及其熔炼
- 1980年02月第1版
-
- 铸造有色合金及其熔炼
- 1980年02月第1版 国防工业出版社
-
- 铸造合金及熔化 上
- 1955
-
- 铸造用有色合金及其熔炼
- 1961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
- 塑性加工导论
- 1996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 铸造合金熔炼原理
- 1991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
- 1994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 铸造合金及其熔炼
- 1985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铸铁及其熔炼
- 1981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材 铸造合金及熔炼
- 1989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铸钢和铸造高温合金及其熔炼
- 1985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 铸造合金熔炼原理
- 1989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
- 轻合金的熔炼和铸造
- 1959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 有色铸造合金及熔炼
- 1983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