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为犯研究》
作者 | 黎宏著 编者 |
---|---|
出版 |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40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0702394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7656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1
第一章 序论1
目录1
第二章 不作为犯概说14
第一节 作为犯和不作为犯14
一 作为犯和不作为犯区别的一般学说14
二 对上述学说的评价20
三 作为犯和不作为犯的区别标准23
一 不作为犯的概念29
第二节 不作为犯的概念、分类及结构29
二 不作为犯的分类33
三 真正的不作为犯41
四 不真正不作为犯47
第三章 不作为犯与行为理论53
第一节 行为学说与不作为53
第二节 我国刑法学中不作为犯的行为性问题61
一 新的行为概念的提出62
二 新的行为概念可能引起的争论67
三 不作为犯的行为性的说明70
第四章 不作为犯的因果关系72
第一节 国外不作为犯因果关系学说72
一 肯定说73
二 否定说75
第二节 我国不作为犯因果关系论的评述78
一 积极说78
二 消极说81
第三节 不作为犯因果关系的分析83
第五章 罪刑法定原则与不作为犯87
第一节 罪刑法定原则88
第二节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规范结构92
一 不真正不作为犯和法规范的关系92
二 刑法规范的复合性94
三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规范结构96
四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规范结构和罪刑法定主义的关系97
第三节 明确性原则和不真正不作为犯98
一 明确性原则98
二 明确性原则与不真正不作为犯102
第六章 等价值性和作为义务的理论109
第一节 等价值性说109
一 等价值性说的缘起及意义109
二 等价值性的判断标准111
第二节 作为义务论122
一 形式的作为义务论122
二 实质的作为义务论127
一 作为义务的概念137
第三节 我国刑法中的作为义务说137
二 作为义务的发生根据140
三 对作为义务论的评述144
第七章 作为义务之我见157
第一节 作为身分犯的不真正不作为犯157
一 作为义务的实体159
二 作为义务内容的确定162
第二节 自说的展开166
第八章 不作为犯判例理论的特征172
第一节 用不作为手段杀人的案例174
第二节 交通肇事后逃跑行为的案例180
第三节 判例的理论及特征191
一 判例的理论191
二 判例分析中的问题193
第九章 不作为犯的立法论200
第一节 各国对于不作为犯的处理办法200
一 不作为犯处罚的三种类型200
二 我国刑法中的不作为犯203
第二节 总则规定的立法方法208
一 联邦德国刑法中不真正不作为犯的规定209
二 日本刑法改正草案中不真正不作为犯的规定213
三 几点结论217
第三节 分则规定的立法方法221
一 分则中立法的理由221
二 分则立法的方法226
第四节 不作为犯立法之我见228
主要参考文献235
后记239
1997《不作为犯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黎宏著 1997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毒品犯罪研究
- 1993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犯罪心理研究
- 1985年08月第1版
-
- 犯罪心理研究
- 1985
-
- 会社犯罪の研究
- 1968.10 有斐閣
-
- 犯罪観の研究
- 1979.04 大成出版社
-
- 犯罪文学研究
- 1991.09 国書刊行会
-
- 间接正犯研究
- 1998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公然犯罪研究
- 1998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犯罪对象研究
- 1998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性犯罪研究
- 1988 武汉:武汉出版社
-
- 不许犯我
- 1977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