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的美学》
作者 | 皮朝纲,董运庭著 编者 |
---|---|
出版 |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69 |
出版时间 | 199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160902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7297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1
第一编 从佛学禅到美学禅11
第一章 面对佛教史的一段沉思13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杰作--禅29
第三章 六祖“革命”与中国美学传统的完形45
第二编 禅、艺合流的发展过程61
第四章 “不得其心,而逐其迹”--禅与艺术在观念上的冲突63
第五章 “以禅喻诗,莫此亲切”--禅与艺术在观念上的沟通81
第六章 “诗禅一致,等无差别”--禅与艺术在观念上的融合104
第三编 “直彻心源”的生命情调127
第七章 “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禅与生命律动的原型意识129
第八章 “幽深清远,自有林下一种风流”--禅与生命感动的氛围形式148
第九章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禅与生命感受的充分诞生168
第四编 “离相无念”的直觉思维191
第十章 “说似一物即不中”--禅的参证与艺术思维193
第十一章 “不即不离,乃为上乘”--般若观照与审美距离222
第十二章 “只要檀郎认得声”--禅宗机锋与艺术审美特征240
第五编 “当下顿悟”的感性超越265
第十三章 “一超直入如来地”--禅的悟入与审美认识267
第十四章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禅门“亲证”与审美体验282
第十五章 “雪中蕉正绿,火里莲亦长”--禅与艺术中的“不合理”变奏299
余论 中国古典美学断想315
第十六章 中国古典美学的接受理论--“玩味”说317
第十七章 建构中国特色的审美观念343
后记367
1991《静默的美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皮朝纲,董运庭著 1991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静静的顿河
- 1988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清象静美
- 石家庄东风西路小学
-
- 静静的顿河
- 桂林:漓江出版社
-
- 静静的顿河
- 1931
-
-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
- 1989
-
- 美国人的幽默
- 1976 鸿文出版社
-
- 沉静的美国人
- 1957 新文艺出版社
-
- 静静的产院
- 1962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静静的港湾
- 1958 北京:作家出版社
-
- 静静的群山
- 1953 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
- 静静的世界
- 1981 北京:海洋出版社
-
- 默默的招供
- 1993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 静观默想
- 1993 北京:群众出版社
-
- 静静的哨所
- 1963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