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建筑》
作者 | 沈福煦著 编者 |
---|---|
出版 | 上海:学林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85 |
出版时间 | 198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510182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6519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录1
引 言1
1 人与环境1
1.1人创造建筑环境1
1.2建筑的特性6
1.3建筑的居住功能10
1.4民居及其价值17
2建筑的时空性23
2.1建筑中的时空含义23
2.2实体和空间27
2.3建筑中的时间含义34
3人的心理与建筑42
3.1一门值得重视的学科——建筑心理学42
3.2生理·基础心理·物质环境45
3.3高级心理活动与建筑50
3.4社会心理与建筑55
4 社会形态的外化61
4.1建筑的社会功能61
4.2社会的动态结构与建筑65
4.3观念形态71
4.4社会细胞75
4.5建筑的伦理、道德和法79
5神的人化形态87
5.1宗教和宗教建筑87
5.2中国的古代宗教建筑92
5.3宗教形态的变迁100
5.4建筑对人的神化107
6建筑的象征113
6.1建筑语言113
6.2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象征119
6.3西方古代建筑中的象征123
6.4近现代建筑中的象征129
7.1感情语言135
7 感情与建筑形态135
7.2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的感情特征140
7.3柱廊、城堡与山水形态144
7.4建筑的纪念性与纪念性的建筑148
7.5现代建筑中的感情153
8 民俗文化与建筑159
8.1民俗文化159
8.2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民俗164
8.3西方建筑文化与民俗168
8.4建筑的“雅”与“俗”174
9 民族和地域180
9.1淡化的趋势180
9.2建筑形态的集合183
9.3民族形式189
9.4地域的意义194
10历史和时代200
10.1时间序列200
10.2历史建筑的界限204
10.3时代性208
10.4现代建筑212
11建筑的技术进步与人的生活218
11.1古代的建筑技术218
11.2现代建筑技术的特征225
11.3建筑技术与社会需求230
11.4建筑技术的矛盾性237
12.1形象与形式243
12建筑的形式和风格243
12.2形式的流变247
12.3建筑风格论253
13建筑美261
13.1建筑的审美261
13.2建筑的形式美267
13.3现代建筑的审美273
13.4借鉴中的美278
13.5空间在运行281
1989《人与建筑》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沈福煦著 1989 上海:学林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声音、人、建筑
- 1985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阳光与建筑
- 1982
-
- 地震与建筑
- 1978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建筑与绿化
- 1992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建筑与水景
- 1986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建筑设备与建筑物理
- 1983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
- 1956 北京:建筑工程出版社
-
- 风水与建筑
- 1999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
- 易学与建筑
- 1997 沈阳:沈阳出版社
-
- 人·气候·建筑
- 198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
- 1997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