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00年的混凝土》
作者 | 郑法学,戴振国等编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90 |
出版时间 | 198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5040·434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6494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录1
一、日本对混凝土未来的展望1
(一)未来社会与混凝土2
(二)混凝土新技术的现状和未来11
(三)混合材料的未来27
(四)水泥和混凝土的能源消耗30
(五)混凝土技术人员20年后的面貌34
二、公元2000年的混凝土……………[美国]C.E.凯斯勒等38
(一)引言38
(二)混凝土的优点39
(三)将来的改良40
(四)研究和发展40
(五)社会和变革的需要41
(六)技术目标43
(七)材料的发展44
(八)规划和设计的发展48
(九)施工的发展49
(十)人们处理问题态度的进展53
(十一)在今后三十年中卓越地使用混凝土的范例54
(十二)结束语58
三、2000年混凝土展望…………[法国]米歇尔·维努阿特60
(一)混凝土发展的几个阶段:60
混凝土的诞生与发展(1830~1975)60
(二)现代混凝土的组成与性能64
(三)特种混凝土和混凝土的养护66
(四)混凝土工业化生产70
(五)拟改进项目和新的研究72
(六)混凝土使用的前景73
四、苏联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发展前景78
…………………………………[苏联]K.B.米哈依洛夫78
1982《展望2000年的混凝土》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郑法学,戴振国等编译 198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生石灰崩土
- 1959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 展望公元2000年的世界
- 1978年09月第1版
-
-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 1987
-
- 混凝土学
- 198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混凝土的耐久性
- 1966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混凝土
- 1989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
- 1981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混凝土的性能
- 1983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混凝土的特性
- 198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混凝土结构 下
- 1994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混凝土的徐变
- 1988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混凝土的收缩
- 1990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混凝土工
- 1960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 混凝土、混凝土工作
- 1956 北京:电力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