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编撰史》求取 ⇩

上编 源流编1

第一章先秦两汉图书编撰1

一、图书编撰的起源1

旧说考辩1

图书编撰源于夏代6

最早的图书编撰家9

二、孔子与“六经”9

孔子与《周易》10

孔子与《尚书》13

孔子与《诗经》16

孔子与《春秋》17

孔子与礼书、乐典18

孔子编撰图书的特点21

三、先秦古籍的著者27

《春秋》左氏传27

《论语》和《孟子》28

《孝经》和《尔雅》29

《战国策》和《山海经》30

《管子》、《晏子》和《老子》31

《墨子》、《商子》和《韩非子》33

四、汉代图书编撰家35

五、司马迁与《史记》45

《史记》的撰写过程46

《史记》的体例48

司马迁成功的原因50

六、刘向与《七略》52

《七略》编撰时间和人员52

《七略》编撰过程55

刘向成功的原因58

七、先秦两汉图书编撰的特点60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图书编撰68

一、魏晋南北朝的修书机构和官修书68

魏秘书监及官修书68

晋秘书监及官修书69

南北朝秘书省及官修书73

文林包与麟趾殿75

二、魏晋南北朝图书编撰家76

三、抄书与著书91

四、《世说新语》的抄撰者97

从刘义庆的经历分析97

从刘义庆的交游分析103

从内容和社会风气分析108

五、魏晋南北朝图书编撰的特点113

第三章隋唐五代图书编撰118

一、隋唐修书机构118

隋代修书机构118

唐代集贤院119

唐代史馆的建立121

二、唐代官修书129

唐代初期129

高宗、武周时期132

玄宗之后134

三、五代官修书136

《旧唐书》136

实录系列139

其他图书141

四、隋唐五代图书编撰家143

五、刘知几与图书编撰学156

刘知几其人156

史官与史例157

史籍编撰的原则与方法160

六、隋唐五代图书编撰的特点164

第四章宋代图书编撰175

一、宋代官修书175

馆阁简介175

官书局举例178

二、宋代图书编撰家184

三、司马光与《资治通鉴》192

预修人员与准备工作193

编撰过程196

四、郑樵与图书编撰学200

郑樵其人201

关于“会通”观204

贵成一家之言205

关于书目编撰205

五、陈宅书籍铺210

陈起其人210

陈起、陈思与陈解元212

江湖诗案214

编刻图书216

六、宋代图书编撰的特点221

第五章辽金元图书编撰233

一、辽国官修书233

二、金国官修书236

三、元代官修书241

《宋史》、《辽史》、《金史》242

编年体史书及其他246

四、辽金元图书编撰家250

五、元代的农书257

六、辽金元图书编撰的特点263

第六章明代图书编撰266

一、翰林院和官修书266

翰林院简介266

《五经大全》等经书267

实录系列268

《元史》和国史270

其他官修书272

二、明代图书编撰家275

三、胡应麟与图书编撰学286

胡应麟其人286

关于“会通”观288

关于图书编撰史290

关于书目编撰292

关于伪书293

四、明代三大著者群296

藩王著者群296

书坊著者群299

山人墨客著者群301

五、毛晋汲古阁305

毛晋其人306

编书与刻书307

编刻图书的条件309

六、明代图书编撰的特点313

第七章清代图书编撰322

一、翰林院及官修书322

翰林院简介322

经书和史书324

子书和文集328

二、《四库全书》330

酝酿时期330

征集图书332

整理图书333

抄写和校订336

成书原因339

三、清代图书编撰家342

四、顾炎武“采铜”著书353

顾炎武其人353

著书目的明确356

重视实地考察358

严肃的著书态度359

五、纪昀与图书编撰学362

纪昀其人362

关于图书编撰者364

关于书目编撰366

六、章学诚与图书编撰学372

章学诚其人372

关于图书编撰史374

关于史籍编撰的理论与方法378

关于书目编撰382

七、清代图书编撰的特点385

下编专题编393

第一章四部从谈393

一、经书393

经书的著作方式394

“十三经”的产生397

经书众多的原因400

经书的内容402

二、史书404

先秦时期404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406

隋唐宋元时期408

明清时期411

三、子书413

子书的产生413

子部的形成415

子书的内容418

四、科技著作420

古代农书421

古代医书423

发人深省的问题426

五、佛教典籍430

《大藏经》的编撰430

佛教典籍的体例433

六、道教典籍436

七、别集441

别集源流441

别集的内容442

别集的编者444

别集编例447

卷首、附录和外集450

八、总集453

总集源流453

总集编例457

九、类书463

唐代以前的类书463

唐代以后的类书468

类书的类型、命名和分类470

第二章著者纵横473

一、著者与人品473

二、著者与毅力480

狱中著书480

残而著书482

落第著书483

老而著书485

三、读万卷书487

秘书省与读书488

藏书与读书492

目录学家与读书494

四、行万里路497

司马迁万里征程497

沈括宦游各地500

魏源放浪山水501

查慎行等游迹半天下502

五、著者与文字狱504

六、著者与伪书511

伪书产生的原因512

作伪方法514

伪书的考辨517

七、著者与著作权519

第三章编撰方法论528

一、书名528

书名史略528

与内容有关的书名531

与著者有关的书名535

同书异名与同名异书538

二、序和跋540

序之源流540

序之位置和作者543

序之种类和内容546

唐宋之跋548

明清之跋549

三、凡例551

凡例史略552

凡例的种类558

四、目录564

五、计量方法570

册、集和帙571

卷与篇573

分卷方法575

卷次的命名576

六、卷端著者题名578

卷端著者题名简史578

官修书著者题名579

一般图书著者题名581

七、引文583

唐代以前的引文583

宋元明引文585

清代引文588

八、广告593

牌记种种593

御制诗文、题识、书目等595

九、插图598

宋元以前的插图598

明清插图599

第四章古籍编撰的特点602

一、思想性602

二、目的性605

三、时代性609

四、区域性612

五、广泛性615

六、连续性621

七、系列性624

八、严肃性630

1999《中国古籍编撰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曹之著 1999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古代著名史籍(1991 PDF版)
中国古代著名史籍
1991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中国古籍中的柬埔寨史料(1985 PDF版)
中国古籍中的柬埔寨史料
1985
中国古代書籍史(1980.09 PDF版)
中国古代書籍史
1980.09 法政大学出版局
古籍汇编  上( PDF版)
古籍汇编 上
古籍汇编  下( PDF版)
古籍汇编 下
古籍汇编  上( PDF版)
古籍汇编 上
古籍汇编  下( PDF版)
古籍汇编 下
古籍汇编  上(1981 PDF版)
古籍汇编 上
1981
古籍汇编  下( PDF版)
古籍汇编 下
古籍汇编  上( PDF版)
古籍汇编 上
古籍汇编  下( PDF版)
古籍汇编 下
古籍汇编  上( PDF版)
古籍汇编 上
中国古代重要史籍介绍(1978 PDF版)
中国古代重要史籍介绍
1978 河北大学历史系
中国古代史史料要籍概述(1990 PDF版)
中国古代史史料要籍概述
1990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的古籍(1995 PDF版)
中国的古籍
1995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