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与污染控制》
作者 | (美)克拉克(J.W.Clark)著;王业俊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95 |
出版时间 | 197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5040·355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4105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绪论1
1-1 历史1
1-2 现状4
1-3 今后的问题5
第二章 环境的质量6
2-1 空气污染8
健康与空气污染10
疾病与空气污染10
污染质12
空气污染的控制19
2-2 动物的废物21
2-3 热污染23
2-4 毒性化学剂25
2-5 固体废物27
2-6 噪声28
2-7 油污染30
3-2 地面水和地下水32
3-1 土壤的水分32
水量32
第三章 水源的开发32
3-3 径流分布33
3-4 地下水分布33
水质33
3-5 地下水34
3-6 地面水35
水源开发的目标35
3-7 水源开发的规划36
3-8 水的用途37
水的预算41
3-9 水预算项目的定义42
地面水源42
3-10 影响径流的流域特征43
3-11 自然径流和调节的径流43
3-12 蓄水44
水库44
3-13 确定需要的库容44
3-14 经典的计算方法45
3-15 极端事件的频率47
3-16 机率的容积式分析48
3-17 与水库产水额相关的风险51
3-18 蓄水的损失55
地下水57
3-19 水在地下的分布57
3-20 含水层58
3-22 含水层的保证产水额59
3-21 地下水位的波动59
3-23 地下水流61
3-24 井的水力学62
3-25 边界效应70
3-26 盐水侵入70
3-27 地下水的回灌70
地下水与地面水源的协同开发71
第四章 需水量与废水量73
需水量73
4-1 影响用水的因素74
4-2 生活用水75
4-3 消防需水量76
4-4 商业用水78
4-5 工业用水78
4-6 农业用水78
废水量80
4-7 生活污水流量80
4-8 工业废水量83
4-9 农业废水84
第五章 输水与配水85
5-1 古罗马的输水道85
5-2 加利福尼亚州的供水工程85
5-3 输水道的形式88
5-4 水力计算89
5-5 输水系统的设计91
配水系统100
5-6 配水系统的形状100
5-8 水力设计101
5-7 系统的基本要求101
5-9 系统的布置与设计113
5-10 调节水库与工作蓄水量115
水泵扬水123
5-11 泵的扬程123
5-12 功率124
5-13 空化作用124
5-14 系统的水头125
5-15 水泵的特性126
5-16 泵组的选择127
第六章 排水系统130
水力计算130
6-1 等速流130
6-2 缓变流及水面纵剖面133
6-3 流速的考虑136
生活污水管道的设计137
6-7 材料138
6-6 截流管138
6-4 房屋及建筑物连接管138
6-5 集流管138
6-8 系统的布置139
6-9 水力设计139
6-10 防洪141
6-11 倒虹吸管141
暴雨排水系统的设计143
6-13 水文的考虑143
6-12 废水泵站143
6-14 设计流量144
6-15 估算径流的方法145
6-16 暴雨进水口153
6-17 系统的布置159
6-18 城市暴雨排水系统的水力设计160
第七章 水质169
7-1 水与健康169
7-2 生活给水170
7-3 其他用水173
7-4 检验的目的179
7-5 卫生勘查180
7-6 水样的采集180
7-7 代表性水样181
7-8 标准测定项目182
7-9 细菌测定184
7-10 大肠菌族--发酵试管测定186
7-11 最大可能数(MPN)189
7-12 水中的病毒190
7-13 氟化物192
7-14 放射性193
7-15 河流污染194
7-16 湖泊与富营养化196
7-17 水库与水质199
7-18 氧200
7-19 生化需氧量(BOD)203
生态动力学204
7-20 河流的有机负荷210
7-21 废热215
废水处理系统217
第八章 水和废水的处理系统217
8-1 工业废水218
8-2 合流下水道220
8-3 废水处理的目的221
8-4 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222
给水处理系统228
8-5 水源228
8-7 水处理工艺的选择231
8-6 水处理的目的231
第九章 物理处理法237
测流装置237
9-1 水流量的测量237
9-2 废水流量的测量238
栅网239
9-3 取水口的栅网239
9-4 废水处理中所用的栅网239
9-6 连续混合240
9-5 破碎器240
混合与搅拌240
9-7 快速混合设备244
9-8 絮凝244
9-9 对水厂的建议标准249
沉淀250
9-10 Ⅰ型沉淀250
9-11 Ⅱ型沉淀255
9-12 分层沉淀257
9-13 压缩261
9-14 短路262
9-15 沉淀池264
9-16 给水处理中的沉淀265
9-17 废水处理中的沉淀268
9-18 废水处理中的沉渣池271
过滤276
9-19 微滤276
9-20 硅藻土过滤器276
9-23 快滤277
9-21 压力过滤器277
9-22 慢滤池277
9-24 快滤池的描述与运行279
9-25 滤料282
9-26 过滤水力学284
9-27 膨胀床水力学290
9-28 滤池单元的设计294
第十章 化学处理法297
侵蚀及其控制297
10-1 污水管道的侵蚀297
10-2 给水干管的侵蚀298
10-3 水质稳定301
消毒304
10-4 氯化化学305
10-5 加氯消毒307
10-6 废水处理中的氯化308
10-7 氯的管理和控制309
10-8 用其它化学药剂消毒311
水的软化313
10-9 石灰-苏打法的化学原理313
10-10 石灰-苏打软化法的各种方式315
10-11 离子交换软化法319
除铁和除锰320
10-12 铁和锰的化学作用320
10-13 预防性处理321
10-14 除铁和除锰的工艺321
混凝323
10-15 胶体分散物324
10-16 混凝和絮凝326
10-17 混凝剂330
10-18 助凝剂332
10-19 瓶试333
味与臭334
10-20 味与臭的来源及性质334
10-21 味与臭的控制335
盐水淡化337
10-22 能量需要338
10-23 成本341
10-24 淡化工艺342
10-25 蒸发343
10-26 蒸气压缩厂的设计问题346
10-27 冻结法348
10-28 反渗透350
10-29 离子渗透法350
10-30 电渗析351
水和废水处理中的放射性354
10-31 放射性354
10-32 放射性污染质355
10-33 从水中去除放射性356
第十一章 生物处理法357
生物学的考察357
11-1 细菌与真菌357
11-2 藻类360
11-3 原生动物和高等动物361
11-4 新陈代谢、能及合成364
11-5 生长368
11-6 影响生长的因素370
11-7 生态动力学372
废水处理系统376
11-8 生活污水的特性376
11-9 废水处理的发展379
11-10 生活污水处理的目标381
11-11 废水处理厂的效率382
生物滤池384
11-12 生物滤池的描述385
11-13 生物滤池二级处理系统386
11-14 BOD及水力负荷390
11-15 埃肯费尔德公式392
11-16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生物滤池设计法394
11-17 生物滤池运行的问题400
活性污泥法400
11-18 BOD负荷及曝气时间401
11-19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406
11-20 活性污泥法的稳定性415
11-21 氧的传输和需氧量416
11-22 麦肯尼方程式422
11-23 好气消化425
11-24 运行和控制427
稳定塘427
11-27 稳定塘的运行429
11-26 BOD负荷429
11-25 稳定塘的描述429
11-28 稳定塘的优缺点430
厌气消化431
11-29 生污泥量432
11-30 单级浮动盖消化池433
11-31 高负荷(完全混合)消化池435
11-32 挥发性固体负荷及停留时间436
11-33 消化池容量437
11-34 消化池的投产和监测441
11-35 废水的厌气处理442
第十二章 污泥处理444
12-1 污泥的来源444
12-2 污泥的性质444
12-3 污泥的浓缩445
12-4 污泥干化床446
12-5 真空过滤448
12-6 离心脱水450
12-7 湿氧化法451
12-8 焚化法452
12-9 堆肥457
12-10 卫生填埋460
12-11 水中处置462
12-12 给水处理污泥的处置462
第十三章 废水的高级处理463
除磷与除氮464
13-1 磷和氮464
13-2 废水除磷468
13-3 废水除氮471
水的回收472
13-4 塔候湖的水回收厂474
13-5 处理成本477
第十四章 水的重复利用481
水的自然或间接重复利用482
14-1 城市的间接复用483
废水的直接重复利用484
14-2 工业与农业的间接复用484
14-3 关于公共卫生的考虑485
14-4 废水高级处理的概念485
14-5 工业利用487
14-6 农业利用488
14-7 旅游利用491
用废水回灌地下水库491
14-8 回灌的需要492
14-9 用废水厂出水回灌492
14-10 回灌地下水的成本494
1979《给水与污染控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美)克拉克(J.W.Clark)著;王业俊译 1979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水污染控制工程 上
- 198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
- 1989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 污水生物处理和水污染控制
- 1991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 水污染控制原理
- 1994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 环境工程原理
- 1994 北京:冶金工业
-
- 水污染控制工程 修订版
- 1993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 198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地表水污染及其控制
- 1993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 水污染控制工程 下
- 198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汞污染的控制
- 1974 轻工业出版社
-
- 空气污染与控制
- 1985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 水污染控制与处理技术
- 1986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 水污染理论与控制
- 1989 学术书刊出版社
-
-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
- 1985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 地下水系统的污染与控制
- 1991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