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分工、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
作者 | 贾根良著 编者 |
---|---|
出版 |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47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1001241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2673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导言1
一、问题的提出1
出版前言1
第一章 劳动分工、报酬递增与制度结构1
一、分工与生产率2
第一节 劳动分工:国民财富增进的源泉2
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3
二、市场的作用11
三、本书的结构11
第二节 杨格定理14
一、杨格定理的意义14
二、分工与动态报酬递增20
第三节 迂回生产、知识积累与资本理论22
一、迂回生产22
二、知识积累:资本理论的新视角24
三、资本的性质与制度基础27
第四节制度变迁:分工演进的本质31
一、制度及其分析的基本假定31
二、市场:随时间而演化的制度安排36
三、分工受制度变迁方向与速度的限制41
第二章 分工活动中的外部性47
第一节 外部性定义48
一、两种外部性:技术上的外部性与金钱上的外部性48
二、科斯定理55
第二节 交易费用58
第三节 共用品、制度安排与外部性64
一、共用变量与物品的属性64
二、共用品的特征66
三、制度安排与外部性68
第三章 产权与分工演进的原动力71
第一节 产权及其维度71
一、产权概念72
二、产权束与产权的残缺(稀释)76
三、产权的法律结构81
第二节 外部性、产权与经济增长的原因85
一、外部性与产权的功能86
二、产权变迁与制度安排90
第四章 国家、意识形态与制度变迁的路径歧异98
一、国家与权利生产100
第一节 国家、意识形态与产权100
二、搭便车、国家与意识形态104
第二节 路径歧异:凡勃仑传统与诺思理论的比较110
一、凡勃仑传统的制度分析框架111
二、凡勃仑传统论制度变迁及其路径歧异115
三、诺思近期对制度变迁的研究120
四、比较与评论123
第五章 组织变迁与分工深化127
第一节 再论产业活动的外部经济128
一、供求上的(金钱)外部经济129
二、基础设施130
三、人力资本134
第二节 企业家职能136
一、创新与企业家137
二、外部性与企业家职能的本质特征139
第三节 企业组织与分工过程141
一、产业生命周期与企业边界141
二、企业组织与市场的本质区别143
一、网络与企业理论150
第四节 网络组织:超越市场与企业两分法150
二、市场、网络和企业的三分法153
三、网络组织的形态及其效应158
四、简短的结语:对我国组建企业集团的意义161
第六章 结构变革、制度创新与产业变迁164
第一节 主导部门与联系效应165
一、主导部门165
二、联系效应169
第二节 联系效应与结构的动态平衡174
一、必要的张力:产业间联系效应的累积传递过程174
二、对发展中国家经验教训的剖析177
第三节 产业变迁的制度解说184
一、配第--费希尔--克拉克定理184
二、假说Ⅰ188
三、假说Ⅱ192
四、假说Ⅲ196
附录Ⅰ 报酬递增理论简史198
附录Ⅱ 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美][阿林·杨格]221
主要参考文献233
英文目录242
后记246
1999《劳动分工、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贾根良著 1999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
- 1999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 制度变迁与美国国际经济政策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
- 1992年10月第1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经济制度与体制变革
- 1986
-
-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 1994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市场经济与劳动人事制度改革
- 1997 北京:红旗出版社
-
- 劳动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 1998 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
-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
- 1997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 制度变迁与工业结构演进
- 1999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 社会变迁与法律发展
- 1997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制度变迁与人口发展 兼论当代中国人口发展的制度约束
- 199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
- 1998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