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1840-1949 第4卷》
作者 | 吴雁南,冯祖贻等主编 编者 |
---|---|
出版 |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517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552720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2662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一中华民族的大觉醒1
一 “和平反共建国”理论106
第二章 汪精卫集团的卖国主义106
第十三编抗日救亡思潮的兴起与发展(下)11
第一章 “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思想的深入发展11
一 全面抗战路线的提出11
二 汪精卫鼓吹的“大亚洲主义”111
三 汪精卫集团的“三民主义”116
一 现代新儒家与抗日战争时期文化复兴思潮的高涨122
第一章 文化复兴思潮的高涨122
第十五编三四十年代文化领域中的思潮与主张122
二 钱穆的中国文化“开新”论131
三 熊十力的“体道立极”、“融贯中西”142
四 冯友兰的“中国文化转型”论154
五 梁漱溟的“中国文化的改造与复兴”167
六 现代新儒家评价177
二 持久抗战思想18
一 “战国策派”及其“战国时代重演”论183
第二章 “战国策派”的文化思想与政治主张183
二 力的政治与力的文化192
三 英雄史观与英雄崇拜199
四 时人对“战国策派”的评论与批判205
第三章 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211
一 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211
二 四十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217
三 自由主义的文化主张223
四 自由主义政治、经济主张233
五 关于自由主义的争论236
六 中共对自由主义思潮和“自由主义运动”的批判243
第十六编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完备253
一 中国共产党内“左”倾错误的长期存在与严重危害253
第一章 在斗争中发展的新民主主义理论253
二 中共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讨论与总结263
三 毛泽东等创立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269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及其内涵281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281
二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290
三 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300
一 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322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伟大意义322
二 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326
三 开创了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途径328
四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333
一 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共和国”方案的提出337
第十七编国民党的建国理论与主张337
第一章 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共和国”方案的提出337
二 关于民族主义的政纲政策338
三 关于民权主义的政纲政策342
四 关于民生主义的政纲政策351
第二章 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357
一 反共高潮与《中国之命运》的出台357
二 《中国之命运》的基本思想366
三 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37
三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之命运》的批判376
一 叶青及其“三民主义研究”390
第三章 叶青三民主义的“一次革命论”390
二 叶青对于三民主义的“基本认识”392
三 叶青所谓的“一次革命论”396
二 不同建国主张的交锋、搏击4
第十八编中国路线思潮的兴起与转变401
第一章 中国派别的政治结合和政治追求401
一 抗战时期中间派的政治结合401
二 中间派别的政治追求409
三 抗战时期中国派的其他政治主张及其局限420
一 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前景的一度出现424
第二章 中国路线思潮的空前活跃424
二 民盟的建国方案:“十足道地的民主国家”428
三 为实现民主共和国理想而努力441
第三章 中间路线思潮的低落和中间派的新出路454
一 中间路线的回光返照454
二 中国派政治理想的幻灭466
三 中国派政治路线的转变475
结语:历史选择了人民共和国483
一 两个中国命运的决战483
二中共关于土地改革总路线的提出486
三 中共关于土地改革斗争、敢于胜利的思想491
四 中共关于“解放全中国”的经济政治纲领493
五 毛泽东的《将革命进行到底》与讨论白皮书499
六 中共关于工作重心转变的思想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505
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510
后记516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的抗日救亡主张57
一 国民党对日态度的转变57
二 持久消耗为克敌制胜的“唯一要诀”61
三 “全面抗战”65
四 抗战与建国并进69
第三章 各界民众抗日救亡思想的深入发展72
一 各界民众抗日救亡思想的深入发展72
二 各界民众对于抗战前途的议论76
三主导思潮地位的确立8
三 各界民众关于全面动员,支持抗战的主张82
四 各界民众关于坚持团结抗战的主张85
五 各界民众以民主求团结抗战的主张91
第十四编抗战时期的投降主义逆流95
第一章 新民会与新民主义95
一 日伪新民会95
二 汉奸理论:新民主义99
1998《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1840-1949 第4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雁南,冯祖贻等主编 1998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近代中国历程 1840-1949 第3卷
- 1997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 简明中国近代史 1840-1949
- 1986
-
- 中国近代音乐书目 1840-1949
- 1960
-
- 中国近代纺织史 1840-1949 上
- 1997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 中国近代纺织史 下 1840-1949
- 1997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1840-1949 第3卷
- 1998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1840-1949 第1卷
- 1998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1840-1949 第2卷
- 1998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 中国近代税制概述 1840-1949
- 1988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1840-1949
- 1994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 简明中国近代史 1840-1949
- 1986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当代中国外交概论
- 199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 1840-1949 第4卷
- 1962 北京:中华书局
-
- 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觅踪
- 1991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