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
作者 | 钱志熙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东方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47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600863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2229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引言1
第一章 先民的生命意识及其在神话中的表现8
一 先民生命意识之推想8
二 神话中的生命主题12
三 “夸父逐日”:超越时间的幻想18
第二章 《诗经》的生命观和生命主题23
一 祝颂词中遗留的上古时代长生幻想24
二 宗族观念支配下的生命意识27
三 世俗理性生命观及其艺术表现30
第三章 先秦道家的自然哲学生命观37
一 老子的养生新思想37
二 庄子的生死观及其批判精神43
一 生命问题与伦理道德的起源55
第四章 先秦儒家和士阶层的伦理价值生命观55
二 儒家在丧祭文化上的观念革新57
三 伦理价值生命观62
第五章 楚辞:个体生命境界的宏伟展示71
一 屈原的生命观及其作品的生命境界73
二 宋玉的文士式生命情绪91
第六章 战国至秦汉时代养生思想的发展96
一 养生行为的起源96
二 养生思想体系的形成98
三 养生思想对政治思想的影响104
第七章 宇宙自然大生命观的形成111
一 宇宙自然大生命观的思想渊源111
二 天人学和大一统政治的大生命观113
第八章 汉代辞赋中的时命主题——汉代文士个体生命价值追求的时代困境120
第九章 汉代文学中的神仙主题134
一 汉代社会神仙思想的流行135
二 辞赋中的神仙主题143
三 乐府诗中的神仙主题154
第十章 汉代诗歌中感伤生命的主题162
一 汉武帝的感伤情绪163
二 乐府诗的忧生之叹167
三 汉末诗人的人生讴吟174
第十一章 理性与幻想:建安文人与神仙观念的双重关系187
第十二章 建安风骨:建安文人的生命情调204
一 从个体感伤到大生命的关怀205
二 生命短暂与终极关怀209
三 建安文学对生命价值观念的表现220
第十三章 阮籍、嵇康的生命观及其文学表现234
一 从建安到正始群体生命价值观的历史性转变235
二 生命的现实价值与超现实价值之间的痛苦抉择244
三 嵇、阮的新神仙思想和游仙主题252
四 阮籍《咏怀》诗的生命主题262
第十四章 两晋社会的变迁和士群生命思潮的演变267
一 魏晋之际寒素与势族的分流及其历史背景268
二 寒素心态与西晋文学风貌275
三 两晋玄学生命思想的发展288
第十五章 从玄言到山水田园:文学的境界化与生命情绪的淡释300
一 玄言文学所表现的生命意识301
二 山水境界中生命情绪的淡释310
三 陶渊明的生命思考及其文学表现314
第十六章 生命文学思潮的回响与消沉321
一 刘宋文学的生命主题322
二 佛教勃兴与生命文学的消沉333
后记342
主要参考书目344
1997《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钱志熙著 1997 北京:东方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革命的人生观
- 1942 三友书店
-
- 生命
- 1959.09 平凡社
-
- 生命
- 1951.11 毎日新聞社
-
- 生命
- 1962.04 岩波書店
-
- 文学与生命
- 1992.10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 革命人生观
- 中大教务处
-
- 生命
- 1955 北京:作家出版社
-
- 党和生命
- 1952 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
-
- 党和生命
- 1950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政治部
-
- 生命伦理学和世俗人文主义
- 1998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中学生文库 原生动物和生命科学
- 1987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 原始生命神与生命观
- 1995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 党和生命
- 1959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生命和能
- 1981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
- 魏书生学生命题日记选
- 1995 桂林:漓江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