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理论与历史 第1分册》
作者 | (苏)柯卡列夫(Н.А.Кокарев)著;中国人民大学合作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18 |
出版时间 | 195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2148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引言1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合作社的学说是合作社理论与历史课程的科学基础1
二 合作社理论与历史课程的对象13
三 合作社理论与历史课程的内容17
四 研究合作社理论与历史课程的基本材料22
五 合作社理论与历史课程和其他科学课程的相互联系23
第一篇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合作社的理论26
第一章 资本主义社会中合作社的作用和社会性质26
一 资本主义社会中合作社产生的经济条件26
二 资本主义制度与合作社的资本主义性质32
三 合作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及其在现代资本主义基本经济法则发生作用条件下广泛发展的不可能40
四 合作社运动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反对改良主义的斗争56
第二章 苏联合作社--新型的合作社67
一 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合作社发展条件的变化67
二 苏联合作社--新型合作社的建立80
三 苏联合作社的社会性质99
四 苏联合作社的组织。合作社的民主原则106
第三章 列宁合作社计划115
一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计划与这一计划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列宁合作社计划115
二 列宁使用合作社计划实质124
三 斯大林对列宁合作社计划的发展137
四 列宁合作社计划的世界历史性意义143
第三章 列宁合作社计划中的低级形式的合作社164
一 商品生产的条件和低级形式合作社存在的必要性。低级形式合作社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过渡时期的意义164
二 消费合作社是使农民养成初步的集体主义习惯和吸引他们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式178
三 低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在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作用198
四 工艺合作社从手工业者的供销合作化向生产合作化的发展。工艺合作社在手工业生产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作用222
第五章 集体农庄是合作社运动的高级形式249
一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必要性。农民生产合作化在列宁合作社计划中的地位249
二 农业中的社会主义变革的准备。全盘集体化的前提260
三 集体农庄制度的胜利是苏维埃社会发展中的革命飞跃。为在农业中实现伟大变革选择时机270
四 农业劳动组合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是现阶段集体农庄运动的基本形式282
五 农业机器站是集体农庄制度的工业基础295
六 集体农庄生产的基本特征307
七 集体农庄中收入的分配。集体农庄庄员物质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331
第六章 共产主义建设与合作社341
一 社会主义在苏联的胜利。合作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341
二 共产主义的两个阶段: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一个国家内建成共产主义的可能性。共产主义时期合作社是否存在350
三 从社会主义逐渐到共产主义的途径与合作社的作用366
1954《合作社理论与历史 第1分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苏)柯卡列夫(Н.А.Кокарев)著;中国人民大学合作 1954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合作社理论
- 1986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
- 近代新历史. 第1分册
- 读书出版社
-
- 合作社之理论与经营
- 1929.10 中华书局
-
- 建筑历史与理论 第1辑
- 1981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 合作社理论与历史教程
- 1952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近代新历史 第1分册
- 1946 读书出版社
-
- 社会历史理论
- 1994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 论合作社
- 1949 中共中央东北局秘书处
-
- 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
- 1992 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合作社之理论与经营
- 1929 上海:中华书局
-
- 合作社理论与历史教学大纲
- 1954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合作理论与实务 第1辑
- 1946 社会部全国合作社物品供销处广州分处
-
- 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 第1分册
- 1964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论合作社
- 1949 大众书店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