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官制 公元581-907年》求取 ⇩

隋唐官制概述1

第一章 中央决策机构:宰相、中书省、门下省7

附:翰林院、枢密使7

第一节 宰相7

一、宰相制度概述7

二、宰相的职能及办事机构:政事堂、中书门下12

三、隋唐宰相班子建设及施政之得失15

第二节 中书省26

一、中书令、中书侍郎27

二、中书舍人28

三、谒者台、通事舍人及其他32

第三节 门下省33

一、侍中、门下侍郎34

二、给事中36

三、侍从官、谏官及其他38

附:翰林院与枢密使44

第二章 行政中枢:尚书都省(司)51

第一节 都省(司)机构设置52

第二节 职掌53

一、尚书令53

二、尚书左右仆射53

三、尚书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56

四、都事、主事及令史59

第一节 机构设置61

第三章 人事机构:吏部61

第二节 隋唐铨政63

一、概述63

二、铨选制度67

三、其他铨选78

四、隋唐铨选利弊86

第三节 文散官阶、勋官与封爵93

一、文散官阶品94

二、勋官99

三、封爵及府、国官103

一、隋代考课情况简述110

第四节 职官考课与致仕休假110

二、唐代考课111

三、官吏致仕制度117

四、休假制度119

第五节 隋唐职官俸禄制度120

附:百官俸禄表121

第四章 民政财政机构:户部及太府寺、司农寺、两税、转运、盐铁、铸钱等使128

第一节 户部本司及户口、租庸、两税等使129

一、户籍及户口使129

二、租庸使131

三、两税使131

一、度支司及度支使132

第二节 度支司及度支、盐铁转运等使132

二、盐铁转运使及运使134

第三节 金部司及太府寺、铸钱等使监、互市监145

一、金部145

二、太府寺及出纳使、延资库使146

三、左藏署、右藏署、常平署及常平使149

四、两京诸市署、平准署、四方馆、互市监及官市使152

五、铸钱监与铸钱使155

第四节 仓部司与司农寺、太仓等使157

一、仓部司157

二、司农寺及太仓使、木炭使158

三、出纳使163

第五章 礼仪教育机构:礼部及太常寺、鸿胪寺、光禄寺、国子监、祠祭使、礼仪使164

第一节 礼部本司及国子监、礼仪使165

一、礼部本司及礼仪使165

二、国子监及学校、弘文馆生、崇文馆生、地方学校168

三、唐代教育简论176

第二节 隋唐贡举180

一、隋唐贡举概述180

二、贡举科目183

三、略论科举制的利弊191

第三节 祠部司及太常寺、太常礼院199

一、祠部司199

二、太常寺与太常礼院200

三、东西京郊社署203

四、太乐署、鼓吹署204

五、太医署206

六、太卜署,廪牺署,汾祠署,三皇五帝以前帝王庙,三皇五帝庙,周文王、周武王、汉高祖、两京武成王庙207

第四节 膳部司及光禄寺209

一、膳部司209

二、光禄寺209

第五节 主客司及鸿胪寺、礼宾院212

一、主客司212

二、鸿胪寺与礼宾院213

附:四方馆(属中书省)215

三、典客署、司仪署215

第六章 军事机构:兵部及太仆寺、卫尉寺、军器监、军器使、内外军官217

第一节 兵部本司218

一、武选218

二、武铨220

三、武散官阶220

四、命将222

五、军籍管理223

第二节 职方司223

第三节 驾部司及太仆寺、群牧使、诸牧监224

一、贺部司224

二、太仆寺及群牧使、牧监226

二、卫尉寺231

第四节 库部司与军器监、卫尉寺、军监使231

一、库部司231

三、军器监与军器使233

第五节 内外军官235

一、隋唐军制概述235

二、京城诸卫及三卫五府239

三、禁军十军: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左右神策军、左右神威军245

附:神策军沿革248

四、折冲府兵251

五、元师、副元师、都统、副都统、招讨使、行军总管252

六、大总管、大都督、都督及节度使、方镇兵255

第一节 刑部260

第七章 司法监察机构: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司隶、谒者台)及诸关260

一、刑部本司261

二、都官司265

三、比部司266

四、司门司及诸关267

第二节 大理寺269

一、寺官269

二、审讯和判决271

三、死刑之处决272

四、赦宥及赎罪272

五、守正及峻酷274

一、隋御史台276

第三节 御史台、司隶台、谒者台及诸使276

二、隋司隶台277

三、隋谒者台278

四、唐御史台279

五、隋唐监察制度、措施得失述略292

第八章 实业管理机构:工部及将作监、少府监、都水监299

第一节 工部299

一、工部本司300

二、屯田司300

三、虞部司及长春宫使301

四、水部司及都水监302

第二节 将作监(寺)305

第三节 少府监307

一、中尚署308

二、左尚署309

三、右尚署309

四、织染署309

五、掌治署309

六、诸冶监310

七、铸钱使及诸铸钱监310

八、互市监及四方馆310

第九章 学术科技机构:秘书省、宏文馆、集贤殿书院、崇文馆、史馆、司经局、司天台311

第一节 秘书省311

一、省(监)官312

二、图书的收藏313

三、著作局、太史局313

第二节 宏文馆(隶门下省)314

第三节 集贤殿书院(隶中书省)316

第四节 史馆(隶中书省)317

第五节 崇文馆、司经局(隶东宫)318

一、崇文馆318

二、司经局319

第六节 司天台320

第一节 宗正寺323

第十章 皇族及宫廷机构:宗正寺、殿中省、内侍省、东宫官323

第二节 殿中省324

第三节 内侍省327

一、隋内侍省327

二、唐内侍省328

第四节 东宫官330

一、辅导官:三师、三少、宾客、侍读331

二、左、右春坊(典书、门下坊)332

三、詹事府、三寺及卫兵十率334

第十一章 地方政权:行台、道、府、州、县、县以下组织、少数民族地区都护、都督、羁縻州341

第一节 隋唐地方官制概述341

一、行台尚书省344

第二节 行台尚书省、道344

二、道345

第三节 三都牧、尹346

一、西京(雍州、京兆郡)346

二、东都(洛州、河南府)349

三、北都(太原府)350

第四节 诸都督府350

一、大、上都督府351

三、下都督府352

四、都督府职责考353

第五节 府、州、县及县以下行政组织354

二、中都督府354

一、诸府355

二、诸州、郡355

三、诸县359

四、县以下行政组织364

第六节 沿边及少数民族聚居区:都护、都督府、羁縻州366

一、都护府(兼述羁縻州)366

二、沿边诸都督府372

第十二章 三师、三公加衔及其他374

第一节 三师374

第二节 三公375

第三节 尚文、摄冢宰375

结束语377

1995《隋唐官制 公元581-907年》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颖楼著 1995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隋唐史(1986 PDF版)
隋唐史
1986 三民书局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PDF版)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隋唐尺牍( PDF版)
隋唐尺牍
北朝隋唐的均田制度(1984 PDF版)
北朝隋唐的均田制度
1984
青年文库 隋唐史话(1963年09月第1版 PDF版)
青年文库 隋唐史话
1963年09月第1版 北京青年出版社
隋唐政治制度( PDF版)
隋唐政治制度
台湾商务印书馆
西域历史编年  2  公元六世纪至十世纪隋唐五代(1984 PDF版)
西域历史编年 2 公元六世纪至十世纪隋唐五代
1984
隋唐以来官印集存(1912 PDF版)
隋唐以来官印集存
1912
钦定全唐文  卷907-908( PDF版)
钦定全唐文 卷907-908
钦定全唐文  卷581-582( PDF版)
钦定全唐文 卷581-582
唐代官制(1987 PDF版)
唐代官制
1987 西安:三秦出版社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907-1368年(1998 PDF版)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907-1368年
199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1943 PDF版)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1943 北京:北京出版社
隋唐制度渊源畧论稿(1982 PDF版)
隋唐制度渊源畧论稿
1982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隋唐史(1982 PDF版)
隋唐史
1982 北京: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