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
作者 | 王永兴著(北京大学历史系)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65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0103595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1571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任继愈1
第一章 陈寅恪先生史学的渊源和史学思想与治史方法1
第一节 陈寅恪先生史学主要渊源于司马光欧阳修为代表的宋贤史学2
一 寅恬先生重视学术文化典章制度的渊源系统2
二 “中国史学,莫盛于宋”3
“圣籍神皋寄所思”(代序)——读陈寅恪先生《赠蒋秉南序》&李锦绣4
三 陈寅恪先生对清代史学经学的评论6
四 取法高则陈义高7
第二节 义宁陈氏忠义之家是陈寅恬先生史学的另一渊源8
第三节 陈寅恪先生的史学思想12
一 求真实,供鉴戒13
前言14
二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30
三 中国中古史分期的思想44
四 民族与文化46
五 民族迁徙48
六 社会经济的重大作用62
第四节 陈寅恬先生的治史方法67
一 宋贤长编考异之法67
二 陈寅恪先生继承并发展宋贤长编考异治史方法111
三 神游冥想真了解之法126
四 总汇贯通之法131
五 时间、地理、人事之法134
第二章 陈寅恪先生三部专著及三篇论文主旨述要142
第一节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主旨述要142
一 寅恪先生撰著此书的苦心孤诣142
二 渊源系统150
第二节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主旨述要154
第三节 《元白诗笺证稿》主旨述要172
一 文体之关系173
二 文人之关系178
三 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180
四 新乐府的体制187
五 以宋贤治史之法治诗189
第四节 陈寅恪先生关于学风三篇论文主旨述要198
一 《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主旨述要198
二 《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主旨述要200
三 《朱延丰突厥通考序》主旨述要202
第三章 《陈寅恪读书札记——旧唐书新唐书之部》疏证204
前言204
第一节 有关蕃将蕃兵以及胡化等札记的疏证215
一 唐自中世以后,镇兵多为胡种215
二 蕃族内属,胡化261
三 凉州地区蕃族内属及胡化276
第二节 有关黄头军札记疏证288
一 李光颜任忠武节度使期间的忠武黄头军288
二 唐平黄巢战争期间的忠武黄头军302
三 陇州黄头军312
四赵犨守陈州及忠武军功业314
第三节 关于唐代财政札记疏证319
一 关于唐代估法十一条札记疏证319
二 关于唐代运输札记疏证330
第四节 关于唐元和国计簿和开成供军图札记疏证337
第五节 关于收复河湟札记疏证375
第六节 关于唐代宦官札记疏证386
附录405
《新唐书·地理志》所载敕勒等羁縻州府与民族迁徙405
杨隋氏族问题述要——学习陈寅恪先生史学的一些体会428
学习《柳如是别传》的一点体会——柳如是的民族气节442
种花留与后来人——陈寅恪先生在清华二三事450
八十述怀460
后记463
1998《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永兴著(北京大学历史系) 1998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国学大师陈寅恪
- 1996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陈寅恪文集附录 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
- 1981
-
- 陈寅恪印象
- 1997年12月 学林出版社
-
- 陈寅恪文集附录 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
- 1981年09月第1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陈寅恪文集之一 寒柳堂集 寅恪先生诗存
- 1980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史家陈寅恪传 附:何广棪:陈寅恪先生著述目录编年
- 台湾:文海出版社
-
- 陈寅恪先生全集 下 补编
- 1979 里仁书局
-
- 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 增订本
- 1997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陈寅恪先生全集 上下 补编
- 1979 里仁书局
-
- 陈寅恪印象
- 1997 上海:学林出版社
-
- 解析陈寅恪
- 1999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史学,文化中的文化 文化视野中的西方史学
- 1990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 追忆陈寅恪
- 1999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