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自发机制编码结果与二级类目示例》

《表4 自发机制编码结果与二级类目示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小企业联保贷款协调机制研究综述》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自发机制内容以及编码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以看出,自发机制的频数为81,国内外对中小企业联保贷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自发机制,体现在其运行机理以及风险识别、管理、控制方面。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联保贷款,将经典的联保贷款形式运用于农户项目中,随后逐步推广至中小企业,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相比标准的债务合同,由于连带责任代替了传统的抵押品成为新型“抵押品”,各企业有义务为组内其他企业偿还债务,因此联保贷款形式能有效提升借款效率(Gangopadhyay,2005)。基于联保贷款连带责任的存在,借款者为降低替其他企业还款的风险,会出现借款者之间的自我选择机制,避免逆向选择风险,从而实现借款客户的自我筛选(江能等,2007)。但Allen(2016)指出,由于通过联保贷款实现融资的中小企业本身财力有限,如果连带责任过大,可能导致成员选择策略性违约,因此为了防止这一风险的出现,应设置部分连带责任而不是全部连带责任制度。同时,联保小组规模的大小会影响联保贷款过程的有效性,因为联保贷款小组规模过大会增加组内监督成本及“搭便车”行为,规模过小则可能造成组内企业无力负担连带责任,因此需要设置合适的小组规模(Mukherjee S.等,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