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近20年来雷公藤多器官毒性相关研究的分布情况》

《表1 近20年来雷公藤多器官毒性相关研究的分布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近20年来雷公藤肝毒性研究概述》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TWHF)是卫矛科雷公藤属一年生藤本植物,又名黄藤木、黄腊藤、断肠草等[1],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生育、抗肿瘤、抗菌止痛等生物活性[2]。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银屑病、肾脏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国内首选的免疫抑制剂之一[3],尤以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报道最为多见,其临床疗效显著,受到了国际风湿病学界的高度关注。然而随着雷公藤及其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不良反应报道逐渐增多。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2年公布的有关报告———《雷公藤制剂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指出:自2004年1月到2011年9月,我国共报道雷公藤839例不良反应事件,其中73例严重病例,其毒性表现主要为药物性肝炎、肝肾功能异常、肾衰竭等[4]。也有文献报道雷公藤肝毒性居单味肝损伤中药的首位[5]。本文通过检索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及PubMed等数据库,对1999年至今20年来雷公藤毒性相关研究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在雷公藤造成的多器官损伤中,肝毒性的发生率最高,占40%,见表1。而在雷公藤肝毒性相关研究中,基础和临床的比例约为3∶1,内容涉及到肝毒性作用机制的最多,占34%,减毒应对措施、肝毒性表现和致毒原因分别为23%,18%和8%,其他如安全性评价、临床案例和Meta分析等占17%。可见,雷公藤肝毒性机制是近20年的研究热点,相关的减毒方法也备受关注。为了改善雷公藤的应用困境,积极开展致毒机制探索和制毒方法研究,已成为广大医药学者的努力方向和目标。本文拟从肝毒性表现、肝损伤因素、毒性机制和减毒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更全面了解雷公藤肝毒性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