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山西省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主要生产性固定资产数量》

《表1 山西省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主要生产性固定资产数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引领山西省乡村振兴战略》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山西省农户经营相对分散,经营规模非常小,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2017年,山西省乡村户数为823.03万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356.8万hm2,平均每户只有0.434hm2的播种面积;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主要生产性固定资产数量如表1所示。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具有强大的历史惯性,在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改变,这也是山西省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时必须面对的问题。另一方面,虽然山西省农民合作社数量增长较快,2017年已经超过了85000个,居全国第五,但合作社规模普遍不大,成员在5~50户的农民合作社占到总数的95%以上。统计表明,山西省平均每个农民合作社成员只有11.2户,远低于66户的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尽管山西省合作社数量较多,但农户入社数量只占山西省总农户数15.8%左右,排在全国比较靠后的位置。从经营类型来看,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范围涉及到了农业的各个领域,但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仍然是主要的经营范围,占全部合作社的70%以上,即使是其他类型的合作社也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力弱,缺少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纵向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合作社;而从合作社人员构成来看,社员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共同发展意识薄弱,参与度不高,管理和技术等专业型人才数量不足,制约了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此外,山西省农民合作社还存在运行机制不健全、资金缺乏、融资困难等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