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中间品进口影响企业污染排放机制的回归结果》

《表5 中间品进口影响企业污染排放机制的回归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间品进口与企业污染排放效应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内的数字为标准误;***、**、*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

本文通过构造影响企业污染排放的中间变量检验中间品进口的污染减排效应机制,回归结果见表5。从表5第(1)列资源配置效应的回归结果看,资源配置(diversity)系数显著为负,表明企业污染排放随进口中间品种类的增加而降低。中国政府很早就意识到中间品进口可能对国内环境产生的影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商务部自2007年以来制定并多次调整《鼓励进口技术和商品目录》,支持企业扩大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重要资源性产品和原材料进口,更好地发挥进口贴息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减少原材料使用产生的污染排放。从第(2)列技术溢出效应的回归结果看,技术溢出(lntespill)系数显著为负,表明企业通过进口中间品获得正向技术溢出能实现污染减排。从中国目前掌握的节能减排技术来看并不乐观,实现未来低碳经济的目标至少需要六十多种核心技术支持,但其中有42种技术中国并不掌握(1)。因此,企业通过进口中间品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清洁生产技术不失为一种快速、便捷的途径,可以加快促进企业改善生产工艺,优化能源使用结构,减少生产过程中各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从第(3)列环境政策溢出效应的回归结果看,环境政策溢出(polspill)系数为负且不显著,说明企业通过中间品进口获得的环境政策溢出并不能降低污染排放,其原因可能来自中国实施的贸易政策中的环境措施抵消了进口国的环境政策溢出效应。中国较早就意识到进口货物对国内环境污染可能会产生影响,自2001年以来外经贸部会同国家海关总署和国家环保总局依法制定、调整并公布第1~6批《禁止进口货物目录》,明确禁止进口对环境有污染的固体废弃物、属破坏臭氧层物质的四氯化碳以及涉及环境保护的废机电产品及其零部件等,大幅提升了进口贸易环境监管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来自进口国的环境政策溢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