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切值重设定前后具体情况》

《表1 切值重设定前后具体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切值重设定在串联质谱法筛查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中的临床价值》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无数据

2016年11月28日本实验室对积累的37 527例新生儿HPA筛查指标,即Phe、Phe/Tyr,采用99%百分位数法进行切值重设定,将Phe、Phe/Tyr的切值分别由原来的22.8~85.8μmol/L、0.1~1.1重设定为28.8~106.7μmol/L、0.19~1.54。切值重设定后积累47 796例筛查结果;切值改变前后筛查阳性例数分别为:1 716、223例,筛查阳性率分别为4.57%、0.47%,确诊HPA分别为2、3例,且确诊的5例HPA均为苯丙酮尿症(KPU),本市新生儿HPA发病率约为1/17 064(5/85 323),切值设定后筛查假阳性率降低了89.92%。对积累的85 323例Phe、Phe/Tyr筛查结果用K-S检验分析,Z统计量分别为20.215、110.778,提示Phe、Phe/Tyr均为非正态分布(P=0.00),对其进行偏度系数(S)、峰度系数(K)分析,发现Phe、Phe/Tyr筛查数据呈正偏态分布(K、S均大于0);分析近4年多全部积累数据,以99%参考值范围(CI)表示为:Phe:29.93~106.53μmol/L,Phe/Tyr:0.19~1.42,与现用新切值无明显差异。另外,用新切值对5例确诊的病例进行验证,发现并无漏筛。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