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病例1患者住院期间实验室检查值变化》

《表1 病例1患者住院期间实验室检查值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低分子肝素钠与注射用血栓通联用预防术后DVT致出血3例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RBC正常值范围3.8~5.1×1012·L-1;Hb正常值范围115~150 g·L-1;WBC正常值范围3.5~9.5×109·L-1;NEUT正常值范围2~7.7×109·L-1;Plt正常值范围125~350×109·L-1;CRP正常值范围:0~10 mg·L-1;ESR:红细胞沉降率,正常值范围0~15 mm·h-1;PT正常值范围10~15 s;INR:国

患者男,39岁,2018年2月23日以右胫骨骨不连11个月入住我院骨显微修复外科,2月27日行“右胫骨骨不连植骨并内固定术”,术后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7F9202C08)0.4 ml:5 000 IU,皮下注射,bid,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7090715) 5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ivd,qd预防下肢DVT。3月7日转入中医骨科康复治疗。专科检查:右小腿稍肿胀,局部压痛阳性,伤口周围略红肿,无明显渗出,右膝关节因疼痛活动受限,右下肢远端皮肤感觉及末梢血运大致正常。继续低分子肝素钠和血栓通抗凝,用药方案未变,联合骨肽5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ivd,qd。3月12日因伤口愈合不良,医师考虑潜在感染可能,邀请临床药师会诊。临床药师分析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数据(表1)发现,患者3月7日、11日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均正常,C反应蛋白(CRP)也降至正常,体温、切口局部皮温正常,炎性数据不支持感染存在。而患者3月7日、11日红细胞计数(Plt)、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均呈下降趋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呈延长趋势,纤维蛋白原(FIB)呈下降趋势,提示抗凝效果明显。病程记录3月8日患者伤口周围略红肿,无明显渗出液,3月9日伤口周围可见血性渗出液;3月12日伤口周围略红肿,血性渗出液较前明显增多。实验室检查值结合切口变化,提示切口局部有出血现象发生。B超示右下肢未见血栓形成。综上所述,临床药师认为切口愈合不良非感染所致,而是抗凝药物所致出血不良反应。建议停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及注射用血栓通。医师采纳建议,停药后3月15日、20日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有所回升;APTT稳定,TT仍较前延长;FIB继续下降。3月15日伤口周围略红肿,可见血性渗出液;3月18日伤口周围血性渗出液较前稍减少;3月20日伤口周围略红肿,仍见血性渗出液。临床症状改善不良。3月20日临床药师建议临时给予氨甲环酸0.5 g∶100 ml ivd。3月21日患者切口周围轻微红肿,血性渗出液较前明显减少;3月24日切口周围无红肿,无明显血性渗出液;3月26日切口干燥愈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