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2017年度湖南高职“芙蓉工匠”人才培养对社会的服务贡献》

《表4 2017年度湖南高职“芙蓉工匠”人才培养对社会的服务贡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契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湖南高职“芙蓉工匠”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年)》。

2017年,全省仅有55所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合作,开展园区企业员工培训约4.5万人次,全省高职院校开展制造类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培训累计60540人;41所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共建社区学院41所,创建省级及以上社区教育示范区、实验区30个,建成16门省级社区教育课程资源;2017年,全省有“湘字牌”专业点47个,在校学生8191人,毕业生2331人。2017年,全省高职院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3774人;被省扶贫办列为“省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的5所高职院校共培训贫困村致富带头人10950名。2017年,全省高职院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015人次,农民创业培训15604人次;2017年,10所涉农高职院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8170人,教师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达4350人次,推广新技术210项,解决产业技术难题150个,开发农业新产品76个;参与现代农业项目建设92个,促进土地流转17万亩,见表4,虽然在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高职院校主动服务区域产业经济观念不强,与政府、企业的沟通联系不够紧密和深入,在对企业员工技术培训、对社区文化培训、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方面人数偏少,不能较好地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贡献在全国有影响的学校偏少,据2018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服务贡献50强”院校,湖南没有一所高职院校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