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状态6156合金的微晶尺寸、微应变及位错密度》

《表3 不同状态6156合金的微晶尺寸、微应变及位错密度》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冷轧压下量对时效6156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常,形变时效铝合金屈服强度?y=?gb+MA[?0+((35)?d2+(35)?p2)1/2][12],其中,?gb为晶界强化贡献,取决于晶粒大小;?0为纯Al的临界剪切屈服应力,约为10MPa;(35)?d为位错强化贡献,取决于位错密度;MA为平均Taylor因子,取决于织构组分及体积分数;(35)?p为析出强化贡献,取决于析出相性质、数量、形态、尺寸、体积分数等特征参数;需要说明的是,经过180℃/1 h欠时效处理,UA试样中过饱和溶质原子已经以β?相形式大量析出(图4b),因此,固溶强化贡献可以不再考虑。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与晶粒较大的UA试样相比,随着压下量增大,CR试样微观组织发生以下变化:厚度方向的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图2),相应地,?gb逐渐增大;S、Copper、Brass等变形织构组分增加,Cube、Goss等再结晶织构减少(图3),从而使得MA逐渐增大(表2);位错密度增加(表3),因此,(35)?d逐渐增大;此外,尽管180℃/1 h欠时效析出的β?相经冷轧变形后难以分辨其形态(图5d、5f),但考虑到冷轧时板材温升较小,β?相的原子不足以扩散至均匀分布状态,而是仍然团簇在初始位置,由此可以认为CR试样中β?相仍能提供较大的(35)?p强化贡献。鉴于以上微观组织变化,根据?y计算公式可以定性得出,CR试样强度随着压下量增加而增大(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