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稳健标准差门槛估计结果》

《表1 稳健标准差门槛估计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异质动态就业效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里数据表示p检验值,“[]”里数据表示稳健标准差,*、**、***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

OFDI的母国动态就业效应的具体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为了克服异方差影响,这里采用了稳健标准差检验。表1中OFDI变量系数都显著为正,表明当前中国企业的“走出去”并未引致类似于部分发达国家OFDI的“就业流失”现象,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就业水平提升,这也从增加就业角度证实了新时代下中国应更加坚定地迈出“走出去”步伐,即OFDI不仅可能产生了现有学者研究发现的逆向技术溢出现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由门槛模型的估计结果可知,OFDI的母国动态就业效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并不仅仅是现有多数研究所发现的简单线性关联。可以发现,在不同的OFDI水平区间内,OFDI的母国动态就业效应存在明显不同。在全国层面上,当OFDI水平小于11.664时,OFDI系数为0.023且显著,表明在第一门槛区间内OFDI促进了母国就业。当OFDI水平位于11.664和12.363之间时,OFDI系数明显增大且显著,表明在该门槛区间内OFDI对母国就业的积极影响有所增强。当OFDI水平大于12.363且小于13.617时,OFDI系数增大至0.028且显著,表明此时OFDI对国内就业的驱动作用在持续强化。当OFDI水平跨越13.617时,OFDI估计系数进一步增大至0.031且显著,表明在该门槛区间内OFDI对国内就业的积极作用最为明显。因此,随着OFDI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国内就业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正向且边际效率递增的非线性动态特征。另外,稳健性检验1的估计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并不明显,并与稳健性检验2的估计结果佐证了本文基本结论的可靠性,也从非线性角度佐证了OFDI对就业的“促进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