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电位下极化表面的EDS结果》

《表1 不同电位下极化表面的EDS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YG15硬质合金电化学腐蚀机理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极化表面微观形貌SEM观测结果如图5所示。为了得到W和Co原子相对含量变化关系,EDS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试样为粉末烧结而成,由于制备工艺的原因,材料表面分布大量孔隙。过钝化初期电位下,试样迅速发生钝化,表面布满龟裂纹。EDS检测结果显示Co含量速降至1.36%。分析认为在阳极电位为1 VAg/AgCl时,阳极表面Co开始溶解,Co的含量迅速降低,WC尚未达到溶解电位,未参与反应,试样表面无明显变化。随着电位的继续升高,选择性溶解加剧使材料表面孔隙被腐蚀成斑点状凹坑进而成为裂纹,Co的含量基本为0,说明Co全部溶解。需要指出,Co开始溶解时电流迅速增大,与理论预测结果一致[17]。当阳极电位不断增加时,试样表面的腐蚀程度越来越严重,出现凹缝,致使腐蚀层与试样基体的结合力降低。当阳极电位高于3.5 VAg/AgCl时,试样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随着电解作用的加剧,表面极化产物开始脱落,溶液中观察到大量不溶于水的絮状沉淀。如图5所示,图5e中裂纹较图5c和d中的更浅,说明腐蚀产物脱落,与反应现象相符。且在不同阳极电位下的极化表面W含量基本不变,说明W主要发生氧化腐蚀反应,只有极少量的W被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