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日本地域性社会教育实践构造 (3)》

《表2 日本地域性社会教育实践构造 (3)》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日本地域性社会教育的定位及特质——基于对长野县饭田市社会教育实践的调查》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过上述对饭田市社会教育实践活动的介绍,我们发现日本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呈现出多层次、多侧面的构造,其中以作为非正规教育形式的公民馆实践活动为主线,涵盖了开放讲座、市民学校等正规教育以及有关教养、运动、文化等志缘、地缘团体的非正式教育。而无论是选择哪种教育形式,都离不开个体的自我教育。只有个体借助社会教育实践重新认识了自我以及周围世界,并在此基础上能够运用理性来改造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教育的目的,成为一个教育自治的主体。因此,在参考北海道大学研究者铃木敏正关于日本地域性社会教育实践构造(见表2)的思想基础上,明确了日本社会教育实践的一个显著特点,即“为了地域社会”“通过地域社会”以及“与地域社会一起”。即地域社会的发展既是社会教育实践的目标,又是其发展的手段,同时它还是过程本身。社会教育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以及地域社会的发展本就应该是统一的过程,是一个完全可以实现共赢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