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两年还田秸秆总量与性质》

《表2 两年还田秸秆总量与性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周年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固碳及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供试冬小麦品种为济麦22,种植密度为2.25×106株hm–2,行距25 cm。于2016年10月9日、2017年10月8日播种(按照种植密度×130%播种),三叶期查苗、定苗(根据种植密度要求,每平方米留苗225株,去弱留强)。各处理施肥量均为纯氮225 kg hm–2,耕地时施入50%氮肥(尿素)、105 kg hm–2 P2O5(过磷酸钙)和105 kg hm–2 K2O(氯化钾),其余氮肥于拔节期开沟追施。供试夏玉米品种为郑单958,种植密度为6.75×104株hm–2。于2017年6月11日、2018年6月9日播种,各处理施肥量均为纯氮180 kg hm–2、120 kg hm–2 P2O5(过磷酸钙)和96kg hm–2 K2O(氯化钾),50%氮肥和全部磷、钾肥于播种前施入,其余氮肥于大喇叭口期追施。耕作方式为冬小麦季旋耕(10~12 cm),夏玉米季免耕。其他管理措施同高产田。还田秸秆均为上季作物残茬(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