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大一学生BMI类别人数与年份的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

《表3 大一学生BMI类别人数与年份的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06—2016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一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的横断历史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P<0.05;2) P<0.05;3) P<0.001

2006—2016年大一学生不同BMI类别人数变化量的计算结果(表5)表明,大一学生不同BMI类别人数的变化范围其绝对值在0.16~2.88个标准差(效果量d)之间,变化率为1%~67%(γ2)。除男生低体重人数不显著(见表3),且效果量小,所以男生低体重人数无效应存在外,男、女生其他方面均有效应存在(女生在超重及肥胖人数上的效应不显著,但其效应量达到了中等以上,因此其效应量不可忽视)。不同BMI类别人数的变化效应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男生的肥胖、超重和正常,且均为大效应量;女生的正常、低体重、肥胖及超重,除超重为中效应量外其余为大效应量。这说明,11年来男女生正常体质量人数减少,非正常人数增加,且改变的幅度较大。男生表现为朝超重及肥胖方向的改变,女生则表现为向低体重和超重、肥胖方向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