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致病菌的转录组研究》

《表3 致病菌的转录组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原核生物转录组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开展原核生物转录组研究最多的是致病菌(表3),转录组已经成为研究宿主-病原菌相互作用复杂性的有效方法。深入了解致病菌的代谢途径从而更好地实时控制,致病菌耐药机制的研究对新药研发提供有力依据。转录组分析发现链霉素依赖菌株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18b可以作为LTBI模型,并为结核杆菌的进化和核糖体的功能提供了见解[52]。转录组分析了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对氟喹诺酮的耐药机制,耐药性菌株TN4和TW4他们出现了大量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8个与耐药相关,26个与两个耐药菌株的双组分系统相关,TW4的输出泵基因差异表达比TN4更强烈[53]。在体外培养条件下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 M3生长中后期代谢途经相关的基因有3 159个,其中129个为新基因[54]。对鳗弧菌转录组研究增强了我们对于其致病力的了解。耐寒产单核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发现参与合成支链脂肪酸的9个基因及内蛋白A、D基因等都表达上调[55]。转录数据提供了关于L.monocytogenes单核细胞基因冷诱导膜成分变化、其冷应激调控因子生长阶段依赖性以及反义转录本在调节其冷应激反应中的积极作用的新信息。该研究增加了我们对李斯特菌的冷应激反应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在食品供应链中对其进行更有效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