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周向位置诱导结构的碰撞力数值》

《表2 不同周向位置诱导结构的碰撞力数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诱导结构对汽车前纵梁碰撞性能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6种诱导结构周向位置前纵梁的碰撞力随位移变化曲线及不同周向位置诱导结构的碰撞力数值分别如图10和表2所示。从图10和表2可知:前纵梁的碰撞力呈现波动变化趋势,且前纵梁出现碰撞力峰值时的压缩量基本相同。碰撞力曲线及峰值大小与前纵梁在碰撞过程中的变形有关,纵梁每产生1个凸包和凹形,则碰撞力曲线分别有1个波峰和波谷与其对应。结构2、结构3、结构4、结构5和结构6的碰撞力峰值比结构1小,表明前纵梁添加诱导结构对于减小碰撞力峰值是有效的,且短边和长边上添加诱导槽的效果优于棱上添加诱导孔,这也说明前纵梁适当削弱刚度有利于减小碰撞力峰值,且存在1个最佳刚度值。结构2、结构3、结构4和结构5的载荷比要大于结构1和结构6,表明短边和长边上添加诱导槽能使得碰撞过程更平稳。周向均添加诱导槽的前纵梁碰撞过程的整体平稳性最好,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前纵梁刚度削弱越大,碰撞过程越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