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居民点迁移顺序综合情况评价》

《表2 居民点迁移顺序综合情况评价》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工矿型小城镇镇区规划发展策略探讨——以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居民安置以“优先完善基础设施,先安置后搬迁,就近安置”为主要原则,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分期建设,逐步安置”为主要安置模式.首先,根据各村公共服务设施是否完善、村域矿产压覆区的面积大小对各村迁移安置先后顺序作出评估.在公共服务设施配备方面,主要考虑村庄是否拥有小学、中学、集贸市场等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分别对其赋值,具体赋值如下:有一种公共服务设施的村庄为1,两种的为2,没有的为0;为区分省重点卫生院和非省重点卫生院取值分别为2和1.在村域矿产压覆区的面积大小方面,根据矿产压覆区在村域范围内的覆盖程度赋值0~-4,无矿产压覆区的赋值为0,村域全部位于压覆区之上的赋值为-4,其他情况酌情赋值.综合以上考虑因素,得出各村居民点搬迁的迫切程度,数值越低,说明其基础设施越不完善或者正处于矿产压覆区之上,需要首先考虑搬迁(表2).根据评价结果,优先考虑搬迁安置的村子有西牛泉村、东牛泉村、侯家沟村、纪家庄村,其中纪家庄村已经完成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