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各类基质中氯丙嗪在不同前处理方法下的基质效应》

《表2 各类基质中氯丙嗪在不同前处理方法下的基质效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前处理对动物组织中氯丙嗪残留检测对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基质效应是由基质中的共提干扰物(非目标化合物)与目标化合物竞争电离所致[28]。在配置电喷雾源的LC-MS定性定量分析中,基质效应影响仪器的灵敏度和重复性,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24]。按照Matuszewski[29]等提出的提取后添加法评价基质效应。以定容液为溶剂配制质量浓度为1μg/L的标准溶液,测定其峰面积为A;以阴性空白基质提取液作为溶剂,配制质量浓度为1μg/L的标准溶液,定其峰面积为B。基质效应ME/%=B/A×100,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ME>100%为基质增强效应,ME<100%为基质抑制效应,ME=100%可以当作基质效应不存在,这是最为理想的一种情况,但实际操作中,理想情况很难得到。一般相对比值在85%~115%则认为基质效应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