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湘鄂渝武陵山片区2013年、2017年三类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协同水平比较》

《表2 湘鄂渝武陵山片区2013年、2017年三类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协同水平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协同减贫研究——以湘鄂渝武陵山片区54个县(市、区)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中数据为各地区平均数值

根据式(9)测算湘鄂渝武陵山片区三类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协同水平,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总体来看,湘鄂渝武陵山片区三类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协同水平逐渐上升,但整体协同水平较低。一方面,无论是从区域视角分片区还是从产业视角分产业考察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协同水平,协同均值均略有提高,呈缓慢上升趋势,但协同水平基本在0.34~0.47,2017年协同水平的最高区域———湖北片区,协同水平仅为0.47,低于0.5尚处于中等协同水平,片区整体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协同状况不佳;另一方面,分产业来看,农业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协同水平最高,流通产业次之,工业产业最弱,这与片区产业发展现状一致,可能的解释是在湘鄂渝武陵山片区主要以农业发展为主,但随着交通基础设施、资本投资等的逐渐完备,以住宿餐饮、电子商务等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电商小镇、商贸物流小镇的建设突显了第三产业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但也存在人口大量迁移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病问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产业与城镇建设协同发展。